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3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聲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記錄聲音於電影、電視軟片左側的曝光部分,通常分面積式與密度式兩種,另有一種磁性聲帶
聲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兩種語言的人。如:「他是個多才多藝的雙聲帶演員。」
聲帶小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因嗓音濫用和誤用,導致聲帶邊緣生成一相對突起的贅肉組織。症狀為喉痛、聲音沙啞、高音發聲困難等。輕微者可用禁聲療法,使贅肉消失;嚴重者可用喉頭顯微手術切除贅肉。
聲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版的錄音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繫綁,像繩子一類的長條物。如:「腰帶」、「絲帶」、「鞋帶」、「皮帶」。
泛指長條形的物體。如:「海帶」、「錄音帶」。
區域、地區。如:「地帶」、「熱帶」、「寒帶」、「亞熱帶」、「沿海一帶」。
隨身攜著、拿著。如:「攜帶」、「帶球跑」、「出門記得帶錢。」
佩掛。如:「佩帶」、「帶劍」。
引導、率領。如:「帶路」、「帶隊」、「帶兵」、「帶領」、「帶動唱」。
含有。如:「面帶笑容」、「愛滋病帶原者」。
加上、附加。如:「連帶」、「連說帶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物體撞擊或摩擦所產生,能引起聽覺的音波。如:「笑聲」、「聲音」、「雷聲」、「風聲」、「聲浪」。
音樂。如:「聲光」、「聲樂」。
名譽。如:「美聲」、「名聲」、「聲譽」、「聲名大作」。
發出聲音。如:「不聲不響」。
宣布、張揚。如:「聲討」、「聲明」、「聲稱」、「聲述」。
音調。如:「平聲」、「上聲」、「去聲」、「入聲」。
量詞。用於計算發聲次數的單位。如:「大叫一聲」、「三聲無奈」。
注音符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ㄐ、ㄑ、ㄒ6.舌尖後音:ㄓ、ㄔ、ㄕ、ㄖ7.舌尖前音:ㄗ、ㄘ、ㄙ 韻符韻母發音時,氣流從喉頭出來,使聲帶發出聲音,不受鼻腔共鳴阻礙,指受唇舌的調節而形成的音,叫做韻母。代表韻母的符號,稱為韻符。(註二)國音的韻符共有十六個加上一個空韻母。1.單韻母:ㄚ、ㄛ、ㄜ、ㄝ、ㄧ、ㄨ、ㄩ與空韻母。2.複韻母(由兩個單韻母合成的音):ㄞ、ㄟ、ㄠ、ㄡ。3.聲隨韻母(單韻母后附隨一個聲母):ㄢ、ㄣ、ㄤ、ㄥ。4.卷舌韻母(發音時舌尖上捲):ㄦ。5.結合韻:共二十二種,如「ㄧㄛ」、「ㄨㄢ」、「ㄩㄣ」等。 聲調國音中有四個不同的聲調,分別為陰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咽頭以下,氣管以上的部分。由甲狀軟骨、會厭軟骨、環狀軟骨等構成。為呼吸器官的一部分,內有聲帶,具發音功能。也稱為「喉頭」。
口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個人都有過舌頭打結得經驗。如果你專心注意聽自己今天說過的話,我敢打賭你一定會發現自己重複某些用詞。事實上,「口吃」在日常交談中是相當正常的現象。我們能說話是靠嘴巴、聲帶以及大腦三者之間相互協調,當其中一方動作較快時,我們就會出現口吃的情形。兒童學習說話時,很自然地會經歷一個重複說話的階段,例如「媽媽,媽媽,你看,你看,你看那個東西!」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口吃,通常這是在二至五歲的階段會發生的行為。即使孩子沒有口吃的問題,也可能會有這種現象,有時會持續幾天,有時幾個月,甚至幾年。如何區分是成長階段的一般日常性口吃,還是真正的...
氣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僅有氣息透出而不顫動聲帶的流音,稱為「氣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