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各為其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盡忠於自己的主人。《三國演義》第二七回:「吾昔已許之,豈可失信,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聶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戰國時韓軹縣深井里人,是韓國勇士。嚴仲子與韓宰相俠累有仇,重金禮聘聶政刺殺俠累,政以母在而不允。待母逝姊嫁,因感恩於知己,於是刺殺俠累,替嚴仲子復仇。事成之後,恐連累其姊,乃毀容自盡。見《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聶政傳》。
花蕊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戲曲劇目。宋代故事戲。蜀主孟昶寵信慧妃徐氏,封為花蕊夫人。昶荒淫,信用奸佞,宋太祖趙匡胤知而遣兵征蜀。蜀兵敗,夫人請宋勿以臣屬相待,孟昶偕夫人入京,受封。後昶死,趙匡胤納夫人為妃,夫人思夫,擬報仇,後謀害不成,面斥匡胤,自盡而死。
七孔生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隋煬帝看,隋煬帝即派錦衣衛去捉拿邱瑞家屬,但早已人去樓空。宇文化及要煬帝立刻派官差前去邱瑞營中,令其自盡,煬帝即派官差飛奔瓦崗行事。邱瑞兒子邱福趕到邱瑞營中,告訴父親說,家人都在瓦崗城中安頓妥當,請邱瑞歸降。邱瑞聽後一時急得七竅生煙,主意全無。一會兒接到聖旨說皇上要賜死自己,邱瑞長歎一聲,吩咐邱福先去通報,即收拾十五萬人馬,歸降瓦崗。「七竅生煙」這句成語多用來形容焦急或氣憤到了極點。
三島由紀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於三島由紀夫‧生平簡介:  三島由紀夫,生於1925,為政治目的以切腹自盡於1970年。本名平岡公威,日本小說家、劇作家、記者、電影製作人、電影演員與右翼思想家。  自幼身體孱弱,在祖母的溺愛下成長,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後,任職於日本的大藏省,隔年為了要專心從事寫作的工作而離職。  三島由紀夫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曾三度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亦是著作被翻譯成英文等外國語版最多的當代作家。有人譽他「日本的海明威」。  一生寫了40部小說,18個劇本與20篇短篇小說,主要著作有《假面的告白》、《金閣寺》、《禁色》、《美德...
潑水難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桶水潑在臺階下,對她說:「如果能把這桶水收回,我們才有復合的可能。」前妻感到無比的羞愧,於是便投河自盡了。而又另有學者以為「覆水難收」一語應源自《後漢書.卷六九.竇何列傳.何進》。據載,漢靈帝死後,劉辯即位,舅父何進為輔政大臣。何進為鞏固自己的地位,與袁紹密謀想殺盡朝中宦官,其弟何苗勸他:「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意思是說:「你做的決定就像潑出去的水,是不可能再收回的,因此你要深思熟慮啊!」後來何進果然失敗,反被宦官用計殺害。在此,「覆水不可收」指的是既定的事就難以改變,語義不同於前兩個故事中的「覆水難收」。
自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自盡、自戕、自裁
王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77~1927)字靜安,號觀堂,清末浙江海寧人。自治經史、古文學、古器物,兼及文學史、文學批評,皆有極深創獲。任清華大學教授,憤世嫉俗,後投昆明湖自盡。著述甚多,合刊為《海寧王忠慤公遺書》,另有《靜庵文集》,輯其早年論哲理、評文藝之作。
莫那‧魯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出動大批軍隊,並動用飛機、毒氣鎮壓,族人傷亡慘重。12月1日,莫那‧魯道眼見大勢已去,於深山中舉槍自盡,時年48歲。(註1,2)1933年,莫那‧魯道的遺骸意外被發現,被送至台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作為學術研究標本。直到1974年在族人強烈要求下,才遷葬至霧社「山胞抗日起義紀念碑」旁。 參考書目註1. 詹素娟、浦忠成等,《台灣原住民》(臺北:遠流,2001),頁112~119。註2. 李筱峰、莊天賜,《快讀台灣歷史人物》(臺北縣:玉山社,2004),頁33~39。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
老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成立、軍閥的互相廝殺、日本入侵、國共戰爭,到最後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最終不堪蹂躪,跳湖自盡。 觀點老舍深受五四運動的影響。他說:「『五四』給了我一個新的心靈,也給了我一個新的文學語言。……感謝『五四』,它叫我變成了作家」。1921年起,老舍在北京基督教倫敦會缸瓦市堂的英文夜校學習並參加宗教服務。1922年,接受洗禮。同年,在南開中學的一次講演中他說:「為了民主政治,為了國民的共同福利,我們每個人須負起兩個十字架——耶穌只負起一個:為破壞、鏟除舊的惡習,積弊,與像大煙癮那樣有毒的文化,我們必須預備犧牲,負起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