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4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眾盲摸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盲人摸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佛經中常用譬喻來解釋佛理。如《大般涅槃經》中為解釋一般人各自解說佛性,都只是一種片面的看法。有如古代有一個國王,要大臣召聚盲人來摸大象,摸完之後,問每個盲人他們認為大象長什麼樣子,摸到象牙的人說「象長得跟蘿蔔一樣」,摸到象耳朵的人說「象長得跟畚箕一樣」,摸到象頭的人說「象長得跟石頭一樣」,摸到象鼻的人說「象長得跟杵一樣」,摸到腳的人說「象長得跟木製的臼一樣」,摸到背的人說「象長得跟張床一樣」,摸到肚子的人說「象長得像個甕一樣」,因著每個人摸到的部位不同,而對象的外觀有了不同的看法。其實他們摸到的都是象,也都不是象。象在此指佛性,而盲人則是指芸芸眾生,...
心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胸襟狹窄,遇事不能自解。《紅樓夢》第七六回:「你是個明白人,何必作此形象自苦。我也和你一樣,我就不似你這樣心窄。」
臥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臥在冰上。為晉代孝子王祥的故事。王祥事繼母篤孝,母病欲食魚,時值寒冬,水凍,祥解衣將剖冰求魚,冰忽自解,得雙鯉。見《晉書.卷三三.王祥傳》。《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就是臥冰哭竹扇枕溫衾,也難報答萬一。」
宿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飽學之士。《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
破麥破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與家人失散後因夢得以重聚。《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破麥破梨,見夫見子之奇夢。」注:「昔寧波一婦,以兵亂與夫及子相失。寄食於尼,夢人使磨麥,又見蓮花盡落。尼解之曰:『磨麥見夫面也,蓮花落蓮子見也。』果然。」又注:「楊進賢任南陽刺史,登舟遇風,失其子。夫婦相思甚切,忽夜夢與兒剖梨,因自解曰:『剖梨,分離也。』明日,述於友,友曰:『剖梨則子見。』不旬日,果得子。」
剽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剽,攻擊。剽剝指用語言、文字互相攻擊。《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
彫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雕琢文飾。《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今雖欲自彫瑑,曼辭以自解,無益。」也作「琱瑑」。
問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作者自設問題,自解答,以明其志的文體。如屈原的天問、東方朔的答客難。
愁懼兼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既憂愁又恐懼的心情。唐.李朝威《柳毅傳》:「未知君意如何?愁懼兼心,不能自解。」
憲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網。《魏書.卷六一.田益宗傳》:「若臣罪有狀,分從憲網;如桃符是謬,坐宜有歸。」《新唐書.卷一二四.姚崇傳》:「比來壬佞冒觸憲網,皆得以寵自解;臣願法行自近,可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