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03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折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閱歷深,取得豐富的經驗,自然造詣精深。參見「三折肱為良醫」條。宋.張侃〈歲時書事〉詩:「年來三折肱,逢人漫稱好。」
病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病的人。《荀子.法行》:「且夫良醫之門多病人,隱栝之側多枉木。」《紅樓夢》第六九回:「你們就只配沒人心的打著罵著使也罷了;一個病人,也不知可憐可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箭鏃形的刀。古代醫生用來治療眼疾的手術用具。明.張自烈《正字通.金部》:「《方書》:『刀似箭鏃者曰鎞。』《涅盤經》:『有盲人為治目,故造詣良醫。是時良醫即以金鎞刮其眼膜。』」《北史.卷八四.孝行傳.張元傳》:「其夜夢見一老翁,以金鎞療其祖目。」
病在膏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病入膏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晉國景公作夢,夢見惡鬼來向他討命,之後就生病了。病重時向秦國求良醫,於是秦桓公派醫生緩前來為景公治病。在緩還沒到達之前,景公夢見疾病化成兩個小孩,其中一個說:「緩是個良醫,我怕會受到傷害,要逃到哪裡才好?」另一個就說:「只要躲到心臟下、橫隔膜上的部位,他就奈何不了我們。」等緩到了晉國,診視過景公的病情,說:「病已經侵入心臟和橫隔膜之間的部位,不管服用藥物或是針灸,藥力都無法到達,所以這個病是治不好了。」果真,景公沒多久就過逝了。後來這個故事濃縮成「病入膏肓」,用來指人病重,無藥可救;亦用於比喻人、事已到無可挽回的程度。
匿病不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公體痛,使人索7>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醫之治病也,攻之於腠理,此皆爭之於小者也。夫事之禍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聖人蚤從事焉。」 〔注解〕 (1) 扁鵲:姓秦,名越人,生卒年不詳,春秋戰國時名醫。唯《史記》所載扁鵲故事,則非一人,而以扁鵲為良醫的代稱。因居於盧國,故亦稱為「盧醫」。 (2) 蔡桓公:蔡國君主,生卒年不詳。蔡,國名。周代諸侯國之一。地約在今河南省新蔡、上蔡、汝南一帶。 (3) 腠理:肌肉的紋理,指皮膚。腠,音ㄘㄡˋ。 (4) 還走:返走。還,音ㄏㄨㄢˊ。 (5) 鍼石:一種以石針刺經脈穴道的治病方法。鍼,...
年深日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歷過很長的一段時間。明.無名氏《打覬鏄》第四折:「我這病,年深日久,數個良醫,不曾醫的好。」《文明小史》第五○回:「至於德國官如何助他一臂之力,年深日久,做書的也記不起了」。也作「年深月久」、「日久年深」、「日久歲深」。
二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左傳.成公十年》:「公疾病,求醫于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指病魔、疾病。宋.蘇軾〈次韻子由病酒肺疾發〉詩:「三彭恣啖齧,二豎肯逋播。」宋.陸游〈嘉定己已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詩一二首之二:「今年病老遂難禁,二豎奔逃豈易尋。」
還魂起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 〔注解〕 (1) 扁鵲:姓秦,名越人。戰國時名醫。唯史記所載扁鵲故事,則非一人,而以扁鵲為良醫的代稱。 (2) 厲鍼砥石:磨利醫療用的針石。鍼,音ㄓㄣ ,古代以砭石為材質的醫療用具。砥,音ㄉ|ˇ,磨。 (3) 三陽五會:中醫之穴位名。三陽,指太陽、少陽、陽明,包括了手三陽與足三陽共六條經脈。五會,指百會、胸會、聽會、氣會、臑會。 (4) 有閒:過一會兒。閒,音ㄐ|ㄢˋ,同「間」。 (5) 蘇:甦醒,同「穌」。 (6) 五分之熨:以藥熱敷,使溫暖之藥氣入肉五分。 (7) 八減之齊:八分劑量之用藥。齊,音ㄐ|ˋ,分量、劑量。通「劑」。 (8) 更熨:交替熱敷。 (9) 更...
就毒攻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晞陽斥影,加樵罷鼎。誠乃務茲之道,豈是息滅之道歟?」曰:「彼蓋不知執事1>淨命2>以聲止聲3>,良醫之家,以毒止毒也。」 〔注解〕 (1) 執事:執掌事務的人。 (2) 淨命:梵語。指高僧大德。又作「具壽」、「長老」。 (3) 以聲止聲:以勸善之語來止息惡評之聲。
盧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戰國時名醫扁鵲。參見「扁鵲」條。後泛稱良醫。如:「妙手盧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