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索非亞國家歌劇院芭蕾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創立於1927年,是由當時在柏林學舞歸國的「保加利亞芭蕾舞團」首席編舞家與藝術指導的阿那塔斯.佩托羅夫(Anastas Petrov)所設立的。並擔任藝術指導至1961年。創團首演舞碼為《柯比莉亞》,藉著《柯比莉亞》的演出,佩托羅夫終於奠定古典芭蕾在保加利亞的地位。1961-1973年由阿柏拉契夫(G. Abrachev)繼任該團藝術指導。與舞團合作過的有世界知名編舞家拉夫羅斯基(L. Lavrosvsky)、李法(S. Lifar)、丹洛夫斯基(O. Danovschi)、格里哥洛維奇(J. Grigorovich)、戴克(P. Van Dike)、葉夫曼(B. Eifman)、尼梅傑...
舞團提供與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英國國家芭蕾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該舞團的起源可追溯到1935-1937年阿麗霞.瑪柯娃(Alicia Markova)及安東.杜林(Anton Dolin)所成立之「瑪柯娃-杜林舞團」(Markova-Dolin Company)。他們倆所組成之一系列「瑪柯娃-杜林舞團」曾在英國與美國各地有相當成功的演出經驗,故在1949年瑪柯娃及杜林很容易便結合一批明星舞者在英國各地作節目巡迴演出,1951年被英國定為「英國節日年」(Festival of Britain year)。瑪柯娃提議將這個舞團取名為節慶芭蕾舞團(Festival Ballet),其後為彰顯舞團之基地在倫敦,所以改為「倫敦節慶芭蕾舞團」(London Fe...
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
加拿大大芭蕾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該團於1958年由魯德米勒.齊里亞夫(Ludmilla Chiraeff, 1924-)創立,「永存傳統、培育新創」正是加拿大大芭蕾舞團的使命。歷經長達三十三年的苦幹、經營與勇闖,該團早已獲得國際間的一致肯定;同時也成為加拿大最傑出的表演藝術團體。其倍受讚揚的《胡桃鉗》更風靡各年齡層的觀眾達二十五年之久。「加拿大大芭蕾舞團」不僅演出十九世紀的芭蕾舞碼,同時也熱愛現代作品。1984年1990年間擔任該團駐團編舞者的詹姆斯.庫德爾卡(James Kudelka)為舞團添加了如《春之祭》與《在天堂》等著名舞碼。偉大的古典作品如《吉賽兒》、《柯碧利亞》與喬治.巴蘭欽的名作《小夜曲》和《巴洛克協奏...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節目單1990。
牧阿左美芭蕾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1933年由日本橘秋子(Tachibana Akiko)建立了舞團基礎,1956年始由其女兒牧阿佐美(Maki Asami)擔任團長,舞團經常上演古典芭蕾、或改編及自創芭蕾劇作等,擁有各種不同風格之芭蕾舞作。為了提昇舞團高品質的製作,積極與國外著名編舞家共同合作,並活躍於國外之公演,讓舞團成為首次於俄國聖彼得堡之瑪林斯基劇院(Maryinsky Theater)登台的日本芭蕾舞團。主要演出作品有《天鵝湖》、《睡美人》、《吉賽兒》、《唐吉科德》、《赫夫曼之故事》、《仙女》、《北斗》(牧阿左美編舞,1992)、《三統士》(1993)等。舞團地址:東京都中野區中野6-27-13,TEL:03-...
《Dance Handbook》1991.
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即「基羅夫芭蕾舞團」(Kirov Ballet),舞團於1991年改為「基羅夫芭蕾舞團」。
「基羅夫芭蕾舞團」辭目。
蘇格蘭芭蕾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1974年成立於蘇格蘭的格拉斯哥(Glasgow)。該舞團歷史可溯自1956年,由布列絲托舞蹈學院(Bristol School of Dancing)老維克劇校(The Old Vic Theatre School)的一些熱心成員以及伯斯圖市一些舞蹈迷,創立了以舞劇導向,當時名為「西方劇場芭蕾」(Western Theatre Ballet)的小型舞團開始。舞團最主要的推動者為伊莉莎白.偉斯特(Elizabeth West, 1927-1962),自創立至1962年偉斯特去世前,是舞團最具決定性的動力源。1957年六月二十四日舞團於達汀頓(Dartington)首演,演出偉斯特及達芮兒...
舞團提供及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現代芭蕾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對傳統的古典芭蕾而產生的新芭蕾舞。舞蹈技巧仍以古典芭蕾為根基,但其特徵為不採取雙人舞的形式。
香港芭蕾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屬於香港芭蕾舞學院之舞蹈團,成立於1979年三月,是香港第一個專業芭蕾舞團,現有二十四名團員。與它同期成立的是香港第一間為訓練專業芭蕾舞者而設計的香港芭蕾舞學院,接著香港演藝學院亦於1984年成立。舞團成立時僅有五名團員。為求達到目標,舞蹈團決意聘請外國著名藝術家及編舞家,藉其經驗和能力來提高舞團的職業水準。1980年聘請慧雲.羅蓮(V. Lorrayne)擔任客席舞者,以提高團員與傑出專業舞者的合作及砌磋,使觀眾亦能欣賞更精緻的芭蕾。此為該團一直沿用至今的政策。1981年「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的駐團編舞家大衛.賓利、哈利.希方及寶娜.軒頓一同應邀出任舞團的客席藝術總監;1982年積奇.加...
第香港十二、三屆亞洲藝術節專刊1988、1989年。
臺北芭蕾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臺北芭蕾舞團於1994年6月成立,由現任教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吳素芬擔任舞團藝術總監,她畢業自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改為大學)、文化大學及美國加州大學(UCLA)舞蹈碩士,是國內優秀的芭蕾舞者。曾參加「臺北藝術季」擔任姚明麗芭蕾舞芭蕾舞劇演員。如《天鵝湖》、《浮士德》、《吉賽兒》、《睡美人》等女主角及國立藝專舞蹈科為建國七十年推出馬思聰作曲《龍宮奇緣》中國芭蕾舞劇女主角。舞團秉持以演出和推廣為發展方向,深入社區、學校以培養一般觀眾對芭蕾的喜愛。舞團更致力於古典和現代芭蕾創作,以尋出真正屬於本土風格的芭蕾藝術。近年來邀請國內外編舞家參與編舞,前後擔任者有石聖芳、姚明麗、平珩、鄭淑姬等演出...
舞團提供資料。
傑弗瑞芭蕾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傑弗瑞芭蕾舞團」(Joffrey Ballet)於1956年由羅伯.傑弗瑞(Robert Joffrey, 1930-1988)與傑若德.阿彼諾(Gerald Arpino, 1928-)共同創立。1988年羅伯.傑弗瑞去世後,該舞團由阿彼諾任藝術指導。「傑弗瑞芭蕾舞團」以東岸的紐約和西岸的洛杉磯為根據地。自1966年開始,該舞團成為紐約市中心劇院的常屬舞團。1983年,該舞團又成為洛杉磯音樂中心的常屬舞團。「傑佛瑞芭蕾舞團」以洛杉磯音樂中心的「德羅斯.湛德勒劇院」和紐約的市中心劇院為演出基地。除在美國本土演出外,並經常至歐洲、蘇俄、亞洲及中東等世界各地巡演。此外,舞團曾代表美國參加在...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節目單1991。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