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知白守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知光明的可貴,而寧以塵暗自守。語本《老子》第二八章:「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比喻不自炫燿。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二七.東坡二》:「孔公之堂名虛白,蘇子堂後作圓屋,堂雖白矣庵自黑,知白守黑名曰谷。」
峻嶺崇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峻陡峭的山嶺。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三.周明老》:「疾風暴雨悲遊子,峻嶺崇山非故鄉。」也作「高山峻嶺」、「崇山峻嶺」。
畫中有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為宋蘇軾稱讚王維的畫中含有詩意。後泛指畫作中有詩意。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六一居士下》:「丹青吟詠,妙處相資,昔人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者,蓋畫手能狀,而詩人能言之。」
畏縮不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畏懼怯懦,不敢前進。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一.梅聖俞》:「唐介始彈張堯佐,諫官皆上疏;及彈文彥博,則吳奎畏縮不前。」也作「畏葸不前」。
前無古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前的,從沒有人做過的。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九.杜少陵四》:「老杜於詩學,世以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至死不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死仍不覺悟。形容極為頑固。《抱朴子.內篇.道意》:「求乞福願,冀其必得,至死不悟,不亦哀哉?」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四.五柳先生下》:「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其妙,遂能如此。如大匠運斤,無斧鑿痕。不知者疲精力,至死不悟。」
何足道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什麼好說的、不值得說。含有輕視的意思。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一五.杜牧之》:「若使人一覽而意盡,亦何足道哉!」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三折:「這廝剷馬單鞭,量你何足道哉。」亦用以作謙虛之詞。如:「曲曲小事,何足道哉,你就不必這麼多禮了。」《三國演義》第二五回:「操曰:『將軍真神人也!』」關公曰:『某何足道哉!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平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品評、評論。宋.張元幹〈賀新郎.曳杖危樓去〉詞:「喚取謫仙平章看,過苕溪尚許垂綸否?」明.陳與郊《昭君出塞》:「無情是畫筆平章,沉吟自想!」
不可偏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理事情要兼顧每一方面,不可以偏重某一方面而忽視其他方面。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四九.山谷下》:「讀莊子,令人意寬思大,敢作;讀左傳,便使人入法度,不敢容易。二書不可偏廢也。」
同工異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曲調雖然不同,但卻演奏得同樣精彩。比喻形式方法雖異,功效卻相同。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劉賓客》:「山谷云:『劉夢得竹枝九章,詞意高妙,元和間誠可以獨步。道風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杜子美夔州歌,所謂同工而異曲也。』」現多比喻形式方法雖異,功效卻相同。也作「同工異調」、「異曲同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