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貪多務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知時,期望能多有所得。語出唐.韓愈〈進學解〉:「貪多務得,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先生之業,可謂勤矣。」後亦用於指慾望很大,貪得無厭。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六.本朝雜記下》:「至貪多務得,晦而不出,幸人之不知,以成己之名者,此侯之所恥也。」
飲食男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人類對食物、性愛的欲求與本性。《禮記.禮運》:「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一.山谷上》:「『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若戒之則誠難,節之則為易,乃近於人情也。」
高風峻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尚的品格,堅貞的氣節。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一.楚漢魏六朝上》:「余謂淵明高風峻節,固已無愧於四皓,然猶仰慕之,尤見其好賢尚友之心也。」也作「高風勁節」。
因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悠游閒散。唐.羅隱〈寄第五尊師〉詩:「苕溪煙月久因循,野鶴衣裘獨繭綸。」唐.韓偓〈擁鼻〉詩:「卻要因循添逸興,若為趨競愴離憂。」
好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美好的地方。宋.范成大〈次韻許季韶通判水鄉席上〉詩:「青山綠浦竹間明,彷彿苕溪好處行。」
雁塔題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朝新科進士於皇帝賜宴後,須前往長安慈恩塔題寫姓名。見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二一.王禹玉》。後比喻科舉中試,金榜題名。元.鄭光祖《㑳梅香》第三折:「你若是鳳墀得志,雁塔題名,可早來呵。」
意在言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意婉曲,真意在言語、文辭之外,讓人自去體會。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一五.杜牧之》:「此絕句極佳,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見,不待明言之也。」
屋下架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房屋之下架設房屋。本指晉代庾闡作〈揚都賦〉,邈絕當時,人人競寫,都下紙貴。謝安言此是「屋下架屋」,事事擬學,而不免狹隘。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後比喻重複模仿,無所創新。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四九.山谷下》:「文章必自名一家,然後可以傳不朽。若體規畫圓,准方作矩,終為人之臣僕。古人譏屋下架屋,信然。」亦比喻重複累贅。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魏晉已來,所著諸子,理重事複,遞相模效,猶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也作「屋下蓋屋」、「屋上架屋」。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前絕後。宋.劉攽《中山詩話》:「文惠喜堆墨書,深自矜負,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九.杜少陵四》:「老杜於詩學,世以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隨波逐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沒有確定的方向和目標,只依從環境、潮流而行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至于那鴇兒們,一發隨波逐浪,那曉得葉落歸根?」亦指靈活應事,不落於固定形式。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九.杜少陵四》:「其一為波逐浪句,謂隨物應機,不主故常。」也作「隨波逐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