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河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哺乳動物綱偶蹄目河馬科。灰褐色,軀幹肥大壯碩。四肢短小,各具四趾,趾間有蹼。頭大而略呈四方形,嘴寬闊,眼耳均小。皮厚毛少,可製皮靴、皮鞭等。齒巨,可作為裝飾品。群居於非洲沼澤、河、湖邊。
斯賓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在於能顧及人類生活的各方面,使教育成為有系統的設施,不至於只順從兒童的目前興趣,也非專為文雅人之裝飾品。(2) 將課程加以評價,以實用科學為首,文化陶冶學科為末,對工業發展及課程改造有貢獻,並影響美國1918年中等教育的課程改革。五、缺點(1) 因為未來完美的生活太遙遠了,所以容易喪失現有的學習動機(2) 易使兒童養成懶惰和因循延宕的習慣。(3) 依成人的意見訂定未來生活的標準,易忽略而同的個性。資料來源:戴帥(2012)。教育專業科目 。臺北市: 志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漢代宦官帽子上的裝飾品。後用以比喻宦官。如:「奸璫」、「權璫」。
挑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挑選。如:「每次到海邊,他都會挑揀一些稀奇古怪的石頭,帶回家做裝飾品。」
卑南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容器,外表以素面、橙色系為主,紋飾不多但造型豐富,除容器之外,還有陶紡輪、陶槌、陶匙等實用工具及陶還裝飾品,也有陶偶、小型陶器等可能與精神生活有關的器物(註二)。在出土的玉器方面,不僅數量多而且製造技術發達,在墓葬的石棺群中發現了大量精緻美觀的玉器陪葬品(註二),如頭飾、耳飾、頸飾、胸飾等,其中玉器的材料已知來自花蓮豐田和西林地區(註一)。此時期的人類將死去的親人埋葬在家屋或家附近,讓死者和活著的親人相伴,表示親族之間互相依存的感情,整個村落就是死去的親人和生人共存共居的村落。其埋葬的主樣葬具為長方型的板岩石棺,石板棺常...
魚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釣或捕來的魚體拓在紙上所形成的魚形圖案,常為釣友紀錄所獲留念或作為裝飾品收藏。
首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頭部的飾物,後泛稱女子身上佩戴的裝飾品,如別針、臂釧、珠花、指環等。《文選.曹植.洛神賦》:「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儒林外史》第四○回:「將他那房裡所有動用的金銀器皿,真珠首飾,打了一個包袱。」
玩意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小玩具或裝飾品。如:「書櫃裡擺的一些泥人、玩偶等等的小玩意兒,色澤鮮豔、造型輕巧,真是漂亮極了!」
鐵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掛在屋簷下,用鐵片做成的裝飾品,風吹時叮噹作響。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四折》:「莫不是鐵馬兒簷前驟風。」《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七:「蟋蟀悲鳴,孤燈半滅;淒風蕭颯,鐵馬叮噹。」也稱為「風鈴」。
十三行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現了以鐵器為主的金屬器及玻璃器。發現的鐵器主要是鐵刀和鐵釘,也包含其他金屬器,主要是金、銀、銅質的裝飾品,而玻璃製品則包括了玻璃耳玦、玻璃手鐲、和玻璃珠等。此文化階段的生產工具已經逐漸由石器轉變到鐵器,大大增加了生產的效率。出土遺物中也發現了宋堂時期的古錢和中國的瓷器,也說明了十三行文化居民已經與中國東南沿岸的漁民,有商品的貿易交換(註二)。十三行文化另一項特徵則是從地面價高的干欄式房屋。十三行文化的埋葬習俗,以頭朝西南,臉朝西北的屈肢側身室外葬為主,常見的陪葬品有陶罐、青銅板、鐵刀等。從無頭葬的出現可知,當時聚落或族...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