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焦面大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焦面,膚色焦黑的面容。大士,菩薩的通稱。焦面大士為民間宗教神明之一,被視為觀音菩薩的化身。據說觀世音看見孤魂野鬼搶食的場面,化身為面貌凶惡的凶神以主持公道,維護眾鬼的秩序。一說焦面大士為一凶神,後為觀世音收服,甘為部將。也稱為「大世爺」
觀世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方三聖之一。觀察苦惱眾生的音聲,而循聲解救,故稱為「觀世音」。參見「觀世音菩薩」條。
觀音大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西方三聖之一,是慈悲的象徵。參見「觀世音菩薩」條。《初刻拍案驚奇》卷八:「夫妻兩個發心要往南海普陀洛伽山觀音大士處燒香求子,尚在商量未決。」
妙善公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間傳說是興林國的三公主,觀世音菩薩的前身。根據這個神話,製造觀世音菩薩的誕辰、成道日。
觀音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民間信仰節日。指觀音菩薩的誕辰,也可以解釋為觀音菩薩得道日、觀音菩薩成道日。相傳農曆二月十九日是觀音的生日;六月十九日是觀音出家之日;九月十九日是觀音成佛之日,都被稱為「觀音誕」。民間都有盛大的祭祀儀式及慶祝活動。
四大名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傳說山西五臺山為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浙江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四川峨眉山為普賢菩薩的道場;安徽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的道場。故將此四山視為佛教勝地,合稱為「四大名山」。
觀自在菩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西方三聖之一,是慈悲的象徵。參見「觀世音菩薩」條。
觀音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間相傳觀世音菩薩誕生、得道、升天的日子,分別是農曆的二、六、九月的十九日,這三天都有熱烈的慶祝活動。一般禮拜觀音的人,從二月一日至十九日、六月一日至十九日、九月一日至十九日,都以齋戒沐浴來表示對觀音的尊敬,這三次長素就稱為「觀音素」。如:「我吃的是觀音素,明天就開齋。」
觀音法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農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是觀世音菩薩的誕辰日及成道日,各地觀音寺院都會舉行法會,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拜大悲懺,還有放生活動,稱為「觀音法會」。
觀音佛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世音菩薩、佛陀和宗派祖師的合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