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89.26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足輕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足以影響事物的輕重分量。有不重要、無關緊要的意思。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五.閑情之作亦不易工》:「今人不知作詞之難,至於豔詞,更以為無足輕重,率爾操,揚揚得意,不自知其可恥。」也作「無足重輕」、「未足輕重」。
聲淚俱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淚俱下」。見「聲淚俱下」條。 01.《周書.卷四一.王褒列傳》:「子淵,子淵,長為別矣!握管操,聲淚俱咽。」 參考詞語︰聲淚俱發注音︰ㄕㄥ ㄌㄟˋ ㄐㄩˋ ㄈㄚ漢語拼音︰shēng lèi jù fā釋義︰猶「聲淚俱下」。見「聲淚俱下」條。 01.唐.裴度〈唐故太尉兼中書令西平郡王贈太師李公神道碑銘并序〉:「調食制用,先發我私;捐甘攻苦,皆自我始;每一言一誓,聲淚俱發。」
批郤導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批,劈砍;導,沿著、順著;郤、窾,空隙,指骨節間的空穴。「批郤導窾」比喻凡事得其要領,就可以迎刃而解。《莊子.養生主》:「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清.魏源《默下.治篇七》:「批郤導窾,迎刃而解,棋局一著勝人千百者是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孩童習字用的竹片,可以擦拭再寫。《說文解字.竹部》:「籥,書僮竹笘也。」清.段玉裁.注:「籥亦謂之。蓋以白墡染之,可拭去再書者。」
改邪歸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盧俊義慰撫勸勞,就令武順鎮守城池。因此賊將皆感泣,傾心露膽,棄邪歸正。」 02.清.鈕琇《賸.卷七.舒氏義烈》:「今公已棄邪歸正,承襲王封。」
網漏吞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乎!言道德者,溺其職矣。故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下士聞道大笑之」。非虛言也。漢興,破而為圜1>,斲雕而為朴2>,綱漏於吞舟之魚3>,而吏治烝烝4>,不至於姦,黎民5>艾安6>。由是觀之,在彼不在此。 〔注解〕 (1) 破而為圜:削掉棱角,使它變得光滑圓潤。比喻破除嚴刑峻法,使它變得簡易。,音ㄍㄨ,多棱角的器物。圜,音ㄩㄢˊㄝ同「圓」。見「破為圜」。 (2) 斲雕而為朴:去除雕飾而變為樸實。朴,同「樸」。見「斲雕為樸」。 (3) 吞舟之魚:能吞舟的大魚。比喻犯大罪的人。見「吞舟之魚」。 (4) 烝烝:純厚寬大。 (5) 黎民:百姓、民眾。 (6) 艾安:寧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砍。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剉諸薦以為馬草。」《魏書.卷一五.昭成子孫傳.秦王翰傳》:「收議害者高霸、程同等,皆夷五族,以大刃剉殺之。」
吞舟之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吞舟的大魚。語出《莊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則蟻能苦之。」後比喻犯大罪的人。《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序》:「漢興,破而為圜,斲雕而為朴,網漏於吞舟之魚,而吏治烝烝,不至於姦,黎民艾安。」
交臂失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到?」。後來「失之交臂」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錯失機會。出現「失之交臂」的書證如清.魏源《默下.治篇一》:「用人者不務取其大而專取小知,則卓犖俊偉之材失之交臂矣。」
孔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肅慎氏不貢□矢,丁零盜蘇武牛羊"一併查究;反對曹操禁酒,則發怪論說"堯非千鐘,無以建太平;孔非百,無以堪上聖"(《難曹公表制酒禁書》)等;都可見文如其人,以才氣取勝。所以曹丕論其文"體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詞,以至乎雜以嘲戲"(《典論•論文》)。《臨終詩》抒泄忠悃孤憤之情:"讒邪害公正,浮雲翳白日。靡辭無忠誠,華繁竟不實。"風格與無名氏古詩相近。題一作《折楊柳行》(《北堂書鈔》)卷一百五十八),亦可見當時古詩與樂府五言往往相混。其六言詩3首敘漢末董卓作亂及曹操遷許史事,為詠史一類,而語言通俗,敘史簡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