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壢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發展的歷史來看,其中三個地區所激起的選舉熱潮最具有意義:張俊宏離開台北市,回去他的家鄉南投縣參加省議員的選舉;林義雄也回宜蘭縣選省議員;許信良則脫離國民黨,參加桃園縣的選舉。他們三人,被執政黨當局列為選戰中的頭號戰敵,因此這三個地區也成為全島選戰中的焦點,莫過許信良在桃園縣所掀起的縣長選舉風潮。留學英國、原本與張俊宏同樣任職國民黨中央黨部第四組的許信良,在省議員任內曾經在爭...
去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辭去職務。[例]局內常常發生人事糾紛,議員們認為局長領導無方,迫使他去職。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1968(民國57年) 成立「中華醫事技術專科學校」。民國五十八年本校創辦人立法委員王大任先生及省議員歐雲明先生,有鑒於近代醫事應用科學技術之重要性,以及社會對醫事技術專業人才的殷切需求,在當時台灣北部新竹、中部台中均有醫事技術專科學校設立的情況下,乃於台南縣仁德鄉崁腳段二三二號土地上興建校舍,成立「中華醫事技術專科學校」,便利南部青年學子就讀,修習實用專業醫事技術。設立初期以「雲明醫事技術專科學校」為名,後有感於以私人名義為校名較為不宜,乃於五十七年五月十五日中字第OO六號文呈報教育部,申請更改校名為「中華醫事技術專...
閣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閣制國家,由內閣總理(或稱首相)延攬入閣,參與制定並執行國家政策的官員。其名稱各國略有不同,如部長、大臣等。英國規定閣員必須是國會議員,而德國、日本等國則不必為議員;至於第五共和法國規定不能由議員兼任。
壓力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治人物的私交、交情來影響公共決策。2. 遊說(lobby):指利益團體的代表會直接與政府官員或國會議員進行接觸,以說服、建立友誼或以監控者的角度來追蹤整個立法決策的過程。 3. 政黨:利益團體雖不以爭取公職為手段來影響公共政策,但在民主國家,利益團體與政黨的互動亦不容小覷,互動的過程中,可能相當程度影響政府的決策。4. 大眾傳媒:透過大眾傳媒的宣導、傳播作用,將有利於團體利益的主張,以公開宣導方式,爭取民意。5. 訴訟:當利益團體與政府部門間的遊說活動無法達成其目的時,利益團體則可能向法院提起訴訟,為另一種的影響決策方...
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819到了一八一八年,州數增為二十,星星與條紋也要改成二十,但有人覺得這樣子條紋太細了;這時國會議員彼得建議,將條紋改回最初的十三條永遠不變,以紀念最初的十三州,留下星星依照現有州數變更即可。這項建議獲得了大家的認同,從此以後條紋數固定下來,只有星星數量做改變。1960-現在一九五九年,夏威夷成為美國第五十州,一九六○年七月四日啟用五十顆星的國旗,使用迄今。各年代的星星數量: 年代  數量 年代   數量 1777-1795 13 1859-1861 331795-1818 15 ...
林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鞏譯•《美洲童子萬里尋親記》,林紓、曾宗鞏合譯•《天囚懺悔錄》,林紓、魏易合譯(1908)•《脂粉議員》,林紓、魏易合譯(1909)•《三千年豔屍記》,英國哈葛德著,林紓、曾宗鞏合譯(1910)•《古鬼遺金記》,英國哈葛德著,林紓、陳家麟譯(1912)•《離恨天》,森彼得著,林紓、王慶驥合譯(1913)•《哀吹錄》,法國巴魯薩(巴爾扎克)著,林紓、陳家麟合譯(1915)•《薄辛郎》,林紓、陳家麟合譯(1915)•《鷹梯小豪傑》,林紓、陳家麟合譯(1916)•《織錦拒婚》,林紓、陳家麟合譯(1916)•《香鉤情眼》,林紓...
雪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珀西·比希·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一般譯作雪萊,是一位知名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出色的英語詩人之一。 生平 出生於英格蘭薩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漢,其祖父是受封的男爵,其父是議員。12歲那年,雪萊進入伊頓公學,在那裡他受到學長及教師的虐待,在當時的學校里這種現象十分普遍,但是雪萊並不象一般新生那樣忍氣吞聲,他公然的反抗,而這種反抗的個性如火燃盡了他短暫的一生。8歲時雪萊就開始嘗試寫作詩歌,在伊頓的幾年裡,雪萊與其表兄托馬斯合作了詩《流浪...
美麗島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理念,抨擊國民黨一黨專政,並和台灣的反對派結合,推動不分省籍的反對黨運動。1960年正逢縣市長與省議員選舉,促組黨運動進入高潮。3月在省議員璇舉前夕,由李萬居、高玉樹、郭雨新、吳三連等人召開選舉座談會,雷震及中國青年黨的夏濤聲、民社黨的蔣勻田皆出席。地方選舉挫敗後,5月18日無黨籍人士及民、青兩黨召開檢討會,主張散民、青兩黨,和台灣民主人士共同組織有力的在野黨,以和國民黨抗爭。6月16日決議後,責成李萬居、雷震、高玉樹為新黨發言人,並派17名委員...
丘逢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64~1912)別字仙根,筆名倉海,廣東鎮平人。清己丑進士,曾主講於臺衡、羅山、崇文等書院。清廷割讓臺灣時,倡議獨立,組臺灣民主國抗日,失敗後,返回廣東。民國成立,任臨時參議院議員,病逝於家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