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15.70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第三世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除美國、蘇聯等資本主義或共產主義工業化國家外的第三國際勢力,主要由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等地的開發中國家組成。隨著冷戰結束、開發中國家彼此在經濟上激烈競爭,此概念的內涵逐漸模糊。
波特萊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漫遊者」那樣走入人群),他也是公認十九世紀最偉大的文學評論家(最早論及「現代性」)、藝評家(最早理解資本主義美學機制)、美學理論家(提出「通感」原理及提倡「瞬間美感」、「以醜為美,化醜為美」等定律)兼傲世的翻譯家(他曾花上十七年功夫翻譯美國詩人愛倫坡的作品)。但他一生還是獨鍾詩人的志業(他亦是「散文詩」的奠基者──《巴黎的憂鬱》即為箇中翹楚)。波特萊爾閱歷甚豐,惟一生充滿困頓,懷才不遇,甚至遭時人詛咒、譴責、法院判刑、禁刊詩作等等,以致吸毒嗑藥、放縱情色,最後病死在母親懷裡……朗讀波特萊爾,永遠都會令人感受到那一道新的顫...
譚嗣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均的問題,他認為富者愈富者愈貧的現象亦認為應該設法予以改善,足見譚嗣同在這方面的思想:一方面是要發展資本主義;另一方面又害怕因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而引出未來的社會革命。
批判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批判哲學(The Critical Philosophyb)目錄1 源起2 對於班級經營的主要啟示2.1 一、批判思考的機會2.2 二、無宰制的理想言談情境之實踐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源起哈伯馬斯是法蘭克福學派中集大成之代表性人物。他延續批判理論對於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宰割批判的一貫立場,提出三種知識趣向:觀於控制與生存的經驗分析科學之技術的趣向、在一般傳統中尋求相互了解的歷史解釋學之實踐的趣向、教條與過去的控制中解放的社會批判科學之解放的趣向。哈伯馬斯並以心理分析的方法說明意識形態的扭曲過程,進而主張主體必須透過自我反思...
教育未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測的要求。同時,科學技術的發展為預測未來社會提供了現代化的手段和工具。20世紀60年代初期,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預測未來的思想從哲學理論中分化出來,並轉向應用研究,於是出現了未來學。全面的社會預測要求對未來教育也進行預測,同時,部分西方學者為尋求通過改進教育以解決社會問題的途徑,便借助未來學的預測方法探討未來教育的模式,從而使教育未來學的學科體系逐步形成。[2] 研究內容 涉及未來教育的各個方面,主要有:①分析和預測未來社會的政治結構和經濟結構(包括政治制度、所有制結構、產業結構、技術結構等)及其發展水準對教育的總體...
但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但丁但丁(1265-1321)但丁•阿利吉耶里(義大利語: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年9月14日),義大利詩人,現代義大利語的奠基者,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以長詩《神曲》留名後世。恩格斯評價說:「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誌的,這位人物就是義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但丁出生在義大利的佛羅倫斯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生於1265年,出生日期不清,按他自己在詩中的說法「生在雙子座下」,應該是5月下旬或6月上旬。5歲時...
亨利克約翰易卜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1869年至1890年期間,十九世紀七十年代以後,巴黎公社革命引起歐洲社會矛盾的激化,這使易卜生對資本主義社會和制度的認識有所加深。他把注意力從中世紀民間文學轉移到當前現實生活方面來。他的創作從浪漫主義轉向現實主義。他往往以日常生活為素材,從多方面剖析社會問題,揭露和批判的鋒芒直指資產階級社會的種種弊端,觸及到法律、宗教、道德乃至國家、政黨、體制等各個領域。因此人們稱之為「社會問題劇」。重要劇作有《青年同盟》、《社會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敵》等。1891年,易卜生六十三歲時回到久別的祖國,在奧斯陸度晚...
宗教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自身「是否得救贖」,於是極力追求財富上的成功以驗證自身是否被揀選,而間接造就了現代社會的重要元素:資本主義。(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宗教社會學 參考文獻註1: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三版;王振寰;巨流 P.243~P.245註2:圖解社會學;吳逸驊;易博士 P.104
福利國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要2 特點3 批判4 關鍵字5 參考文獻 概要福利國家的概念萌芽於19世紀的德國俾斯麥所創設的社會保險體系,20世紀的納粹德國被視為世界上第一個福利國家,其路線介於共產主義以及資本主義國家的中間地帶,而在二戰結束後,部分歐陸國家選擇提供全面性的福利政策,如:北歐諸國,而其餘則提供部分的高福利政策。(註1)福利國家除提供低收入者健康看護、工作安全,並增進老年生活的基本生活水準外,致力於提供其人口、社會問題、經濟、醫療皆能兼顧的制度和政策。這種做法可被視為是福利國家,而不論其生產工具的公共所有權之程度。瑞典有低百分...
貧窮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資本主義結構下系統性再製貧窮的次文化。由美國人類學家Oscar Lewis於西元1959年的著作《貧窮文化──墨西哥五個家庭一日生活的實錄》(Five Families:Mexican Case Studies in the Culture Of Poverty)所提出,依據其於墨西哥貧民區的民族誌研究所指出,貧窮的孩童其世界觀中的無助、依賴、無所認同、自尊心薄弱等令其持續處於貧窮狀況,而沒有形成階級認同。此概念後來遭受學者如Carol Stack的批評,其認為貧窮文化是政治的語言,事實上結構性的因素比文化更能解釋貧窮問題。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