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贈送。通「貽」。《楚辭.屈原.離騷》:「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
千里送鵝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大理國派特使向唐朝進貢天鵝,經沔陽湖時,天鵝飛走,留下一根羽毛。特使獻上羽毛,並賦詩:「將鵝送唐朝,山高路遠遙;沔陽湖失去,倒地哭號號;上覆唐天子,可饒緬伯高;禮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見明.徐渭《路史》。後用以指自遠方贈送輕微的禮物,有禮物雖輕而情意深重的意思,亦用作贈人禮物的謙辭。《鏡花緣》第五○回:「他這禮物雖覺微末,俗語說的『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只好備個領謝帖兒,權且收了。」也作「千里寄鵝毛」、「千里鵝毛」。
有名無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宣子的話之後,叔向卻向他道賀。韓宣子覺得很訝異,便問道︰「我有公卿之名,卻沒有公卿之財,想跟各位公卿贈送財物都沒有辦法,你為何要恭賀我呢?」表示韓宣子雖然身為公卿,但是卻無公卿的財富。在《管子.明法解》也有類似的用法,說明一個英明的君主,能善用人才,百官各司其職,讓國家長治久安。但是一個昏庸的君主,雖然有很多的臣子,但都不能各司其職,因此國家無法得到治理。像這樣的君主,可說是「有人主之名而無其實」,亦是「有名無實」的意思。後來「有名無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虛有其名而無實際內容。
致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贈送、贈與。如:「總統巡視部隊,並致贈加菜金慰勞將士們。」
成竹在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胸有成竹」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文同(西元1018∼1079),字與可,北宋梓州永泰(今四川鹽亭縣東)人。擅長詩文書畫,以畫竹及山水聞名。和蘇軾是表兄弟,也是感情深厚的好朋友。宋神宗元豐二年七月七日,蘇軾在曝晒書畫時,找到了文與可贈送給他的〈篔簹谷偃竹圖〉。因為當時文與可已經過世,睹物思人,於是以此畫為篇名,寫下〈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文中敘述文與可畫竹的理論和對文與可的懷念。文與可十分喜愛竹子,所以在窗前種了一大片竹子,無論晴雨寒暑,都仔細觀察竹子的生長情形和姿態變化。文與可曾告訴蘇軾說:「畫竹之前,胸中必須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然後心手相應,如此才能將竹子生動的神韻表現得淋漓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贈送禮物。《儀禮.聘禮》:「賓裼迎大夫,賄用束紡。」《左傳.文公十二年》:「襄仲曰:『不有君子,其能國乎?國無陋矣!』厚賄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贈送。通「饋」。如:「餽贈」。《孟子.公孫丑下》:「前日於齊,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漢.賈誼〈說積貯〉:「卒然邊境有急,數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餽之。」
捐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捐獻、贈送。如:「捐贈衣物」、「器官捐贈」。
贈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贈送、給予。如:「贈予榮銜」、「為感謝他對母校的貢獻,校務會議決議贈予他傑出校友的榮譽,將在校慶大會中加以表揚。」《新唐書.卷八五.列傳.竇建德》:「久之,父卒,里中送葬千餘人,所贈予皆讓不受。」
封建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打仗的騎士3 祈禱的教會人士4 工作的農民5 關鍵字6 出處 定義在中世紀初期,國家的權威─及國王或皇帝的權力被削弱,個人的聯繫關係及代表整個社會連結的狀況。每個人可以發表忠誠誓言和贈送禮物的方式,與其他較強或較弱的人結盟。此即所謂的封建制。封建社會分為三階層:騎士、教會人士和農民。 打仗的騎士在中世紀因為戰爭持續,騎士成為一種專業工作。騎士的主要成員是貴族,屬於上流社會階級,並且採行世襲制。從西元12世紀起的貴族,需要經過授以稱號的宗教儀式才能成為騎士。而騎士的戰鬥裝備不斷在改善。中世紀的社會結構如一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