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4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戴高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用好聽的話奉承人。《鏡花緣》第二七回:「老夫聞說此處最喜奉承,北邊俗語叫作『愛戴高帽子』。」《兒女英雄傳》第八回:「我這個人雖是個多事的人,但是凡那下坡走馬、順風使船,以至買好名兒,戴高帽兒的那些營生,我都不會。」也作「戴高帽子」、「戴高帽兒」。
春風得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風吹拂中,心情怡然自得,指登進士第後稱心如意的感受。語出唐.孟郊〈登科後〉詩。後用「春風得意」形容人因事情如願以償而心情愉悅滿足。 △「走馬看花」、「躊躇滿志」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京關。  出身文翰場,高步不可攀。青袍未及解,白羽插腰間。  昔為瓊樹枝,今有風霜顏。秋郊細柳道,走馬一夕還。  丈夫當為國,破敵如摧山。何必事州府,坐使鬢毛斑。 贈崔員外  一別十年事,相逢淮海濱。還思洛陽日,更話府中人。  且對清觴滿,甯知白髮新。匆匆何處去,車馬冒風塵。寄李儋、元錫  去年花裏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世事茫茫難自料,  春愁黯黯獨成眠。身多疾病思田裏,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京師叛亂寄諸弟  弱冠遭世難,二紀猶未平。羈離官遠郡,虎豹滿西京。  上懷犬馬戀,下有骨肉情。...
流星趕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飛快。《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走馬似逐電追風,放箭若流星趕月。」《野叟曝言》第四四回:「素臣招著衛士們,放開馬蹄,如流星趕月一般,一口氣就跑有三十餘里。」
岑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北邊疆的奇異景色,諸如大漠的飛沙走石、漫天飄雪、熱海和火山,詩人都能以敏感的詩筆描繪在詩歌裡,如《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此外,將士英勇報國、不畏艱苦的精神,以及戰爭場面,則寫得悲壯有力,《輪台歌》就是一例。岑參也有少數詩作揭露了軍中苦樂不均的現象,對統治者窮兵黷武表示不滿,如《玉門關蓋將軍歌》。 邊塞詩  岑參的邊塞詩感情熾熱,融會了山水、遊俠、贈答等各種詩歌的特色,形成奇偉宏麗、氣勢磅礡的風格。他喜用奇特的想像來造成誇張的效果,表現邊塞的風貌。他的歌行作品,形式...
莽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渺無邊際的樣子。唐.杜甫〈秦州雜詩〉二○首之七:「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唐.岑參〈走馬川行奉封大夫出師西征〉詩:「君不見走馬川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知性之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富於知性及教育性的旅遊方式。如賞鳥、考察地質、欣賞古蹟、建築、風土人情等。這類旅遊方式通常會有專業人員隨行作解說,以使參加成員有更多收穫。如:「隨著環境保護意識和專業領域知識的普及,知性之旅已逐漸取代以往走馬看花的旅遊方式。」
春夢無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意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宋.蘇軾《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春。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2.語意形容世事變幻無常,就像春夢一樣容易消逝無蹤跡。 3.故事內容春天的東風還不肯吹進東面的城門,我和你們二人已經騎著馬出城去尋找去年我們遊玩過的村落了。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樣,來去都會有音信痕跡可尋。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場大夢一樣,連一點痕跡都沒...
遊山玩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遊覽山水景緻。《紅樓夢》第四回:「雖也上過學,不過略識幾個字兒,終日惟有鬥雞走馬,遊山玩水而已。」《文明小史》第五七回:「今番見他如此卑躬折節,更加滿意,遊山玩水,是不必說了。」也作「游山玩水」。
得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利弊、適當和不適當。《漢書.卷八.宣帝紀》:「高材好學,然亦喜游俠,鬥雞走馬,具知閭里奸邪,吏治得失。」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舉得失以表黜陟,徵存亡以標勸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