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輕薄、不莊重。通「佻」。《左傳.成公十六年》:「楚師輕窕,固壘而待之三日必退。」
假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憑借、借助。《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紀》:「每覽前代外戚賓客,假借威權,輕薄謥詷,至有濁亂奉公,為人患苦。」《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他本是儒家之女,精通文墨,不必假借訟師,就自己寫了一紙訴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蘆莖裡的薄膜。《漢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中山靖王劉勝傳》:「今群臣非有葭莩之親,鴻毛之重。」唐.顏師古.注:「晉灼曰:『莩,葭裡之白皮也,皆取喻於輕薄也。』」
毛手毛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人輕薄、騷擾的小動作。[例]他老喜歡對女同事毛手毛腳的,大家都討厭他。
少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年輕。三國魏.阮籍〈詠懷詩〉一七首之八:「平生少年時,輕薄好絃歌。」《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少年夫妻卻也過的恩愛,只是看了許多光景,心下好生不然,時常偷掩淚流。」
甘之若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膽,過著刻苦的生活。他又積極地討好夫差,降低夫差對越國的戒心,獲取其信任。例如勾踐得知夫差喜歡葛製的輕薄衣服,就命令人民入山采葛,織成布料,好獻給夫差。勾踐的作法果然獲得夫差的信任與賞識,賜給他許多獎賞。采葛的婦人知道勾踐為了復國雪恥,用心良苦,所以作了〈苦之詩〉來稱頌自己的君王,其中有句「嘗膽不苦甘如飴」,便是描述勾踐嘗膽之事是極苦之物,但勾踐刻苦自勵,卻把它當成像糖那樣甜美。後來「甘之如飴」就用以形容樂意承擔艱苦的事情,或處於困境卻能甘心安受。「甘之如飴」較早的書證是出自於宋.真德秀〈送周天驥序〉:「非義之富貴,遠之如垢汙;不幸而賤貧,甘之如飴蜜。」
挖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薄的話譏諷別人。《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我這個笑話兒,是挖苦典史的。」《文明小史》第三三回:「豈知這句話,更把個縣官說得呆了,以為他是有意來挖苦我了。」
禮輕意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物輕薄卻情意深厚。參見「禮輕人意重」條。如:「所謂禮輕意重,雖然是一點薄禮,也是我的心意,敬請笑納。」
一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相同、一律。《後漢書.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長統列傳.王符》:「其輕薄姦軌既陷罪法,怨毒之家冀其辜戮,以解畜憤,而反一概悉蒙赦釋,令惡人高會而誇吒。」唐.杜甫〈秦州雜詩〉二○首之四:「萬方聲一概,吾道竟何之。」
崔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754)唐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人。玄宗開元年間進士,曾任尚書司勛員外郎。少年為詩,意浮豔而多陷輕薄,晚年忽變常體,風骨凜然,尤以〈登黃鶴樓〉一詩最有名,有詩一卷傳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