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貢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代鄉試中式的第六名,稱為「貢元」。《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原來田氏是東村田貢元的女兒,倒有十分顏色,又且通書達禮。」
抱才不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人,姓馬名周,表字賓王,博州茌平人氏。父母雙亡,一貧如洗;年過三旬,尚未娶妻,單單只剩一身。自幼精通書史,廣有學問,志氣謀略,件件過人。只為孤貧無援,沒有人薦拔他,分明是一條神龍困于泥淖之中,飛騰不得。眼見別人才學萬倍不如他的,一個個出身通顯,享用爵祿1>,偏則自家懷才不遇,每日鬱鬱自嘆道:「時也,運也,命也。」一生掙得一副好酒量,悶來時只是飲酒,盡醉方休。 〔注解〕 (1) 爵祿:爵位與俸祿。
不學無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固在《漢書》裡評論霍光,說他對漢室的功勞,雖然比古代的賢臣周公、伊尹還要大,但是「不學亡術」,未能精通書中的道理,用不適當的方法處理事情,所以隱瞞妻子的陰謀,並立了女兒為后,終於導致滅門的結局。「不學無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原用以指不知研習經典,並從中獲取經驗與知識,以致行為處事有所偏頗或錯誤;後則泛指人未經學習而沒有學問才幹。
書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籍。《新唐書.卷九三.李靖傳》:「李靖字藥師,京兆三原人。姿貌魁秀,通書史。」《醒世恆言.卷一○.劉小官雌雄兄弟》:「劉奇對劉方道:『賢弟如此美質,何不習些書史?』」
音問兩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訊斷絕,不通書信。也作「音問杳然」。
音問杳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書信與音訊。《楊家將演義》第二三回:「是時真宗在魏府,與眾臣懸望救兵消息,音問杳然。」也作「音問兩絕」。
曆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通書、黃曆
平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裝訂書籍的方法。將鐵絲釘在內頁書背側,包上封面,再經三面裁切成書,是一種成本低、作業迅速的裝訂方式,適用於一般普通書刊。
小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的非正式官報。宋.朱熹〈答蔡季通書〉:「適見小報,元善已得浙江提舉。」
說分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講人情。《醒世姻緣傳》第一二回:「又有來通書啟說分上的,他絕沒有成心,只當是沒有分上的一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