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89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康寧醫護暨管理專科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延伸至汐止、南港、松山等區,經由國道再連結新店、中和、永和、新莊、五股、板橋、土城等大台北地區 ,造就未來產學積極合作的契機。本校實習生及畢業生可因應園區所需之專業經營管理技術、外語、貿易實務、新聞編採等能力,提供相關產業的人才供給以及交流管道 ,以配合目前國家政治經濟及產業環境的轉型,透過回饋、結合社區及促進周圍產業間的良性互動,加速培養鐘高級專業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 光榮事蹟&競爭優勢本校為全國第一所通過 ISO-9002 國際認證的專科學校。87年行政績效護理科及資訊管理科獲教育部評比一等。87、89 ...
化民成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民成俗」意在強調經由教育來感化人民,造就善良風俗,才是治理人民的首要任務。若僅是廣求善良,小有聲聞;或是親近賢者,體悉遠方利病,仍是有所不足。〔禮記.學記〕云:「發慮憲,求善良,足以謏聞,不足以動眾;就賢體遠,足以動眾,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據〔禮記集解〕載朱子所說是「…‥未有開導誘掖之方也,未足以化民,唯教學可以化民,使成美俗。」孫希旦則說:「人君而能就賢體遠,亦可謂有志於治矣。然苟未知學,則所以化民者無其本也。」都是說要從教育立本,由本貫末,才能開導蒙昧之民眾。王夫之〔禮記章句〕云:「政立而教未先,無...
培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造就人才。《金史.卷七八.列傳.韓企先》:「企先為相,每欲為官擇人,專以培植獎勵後進為己責任。」
朽木糞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可收拾的局面或不堪造就的人。參見「朽木糞土」條。《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今漢繼秦之後,如朽木糞牆矣,雖欲善治之,亡可奈何。」
朽木糞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比喻人不堪造就。漢.王充《論衡.問孔》:「朽木糞土,敗毀不可復成之物,大惡也。」也作「朽木糞牆」。
成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成材、可造就。《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你兒子是個成器的,不消說,吾正待表揚其孝。」《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千萬好生扶養,不嚴不能成器,過嚴恐生不虞,且致父母之憂。」
英國公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皇室貴族子弟就讀。公學教育是以軍事化的管理來培育未來統治階級人才為目標,以勤習知識為第一教育要務,造就無數英國第一領導者或是學者。其特點有:悠久的歷史,課程設置注重人文教育而非科學,有古典與宗教課程,注重體育活動,學費昂貴等等。
潘敦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註4)潘敦仔集土目(即土官,乾隆以降為了與中國世襲土官制度區別,故改稱)、社主與通事等職於一身,也造就他與其家族在岸裡社的權威地位。 參考書目註1. 詹素娟、浦忠成等,《台灣原住民》(臺北:遠流,2001),頁32~39。註2.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55。註3. 國立臺灣博物館 - 岸裡社頭目潘敦仔像 http://www.ntm.gov.tw/tw/public/public.aspx?no=155註4. 但是根據《台灣史小事典》,潘敦仔於乾隆26年(1761)才擔任通事。台灣...
李商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最是唯情的詩人,因為他唯情,不能理性地去處理人生,所以就註定他悲劇性的一生。同時也因為他的唯情,才造就了他那些令人低迴再三的詩篇。他的詩往往是自己內在心靈情感經驗的提昇,通過高度的藝術技巧,將那種抽象的感受直接渲染到讀者心中。他大部份作品,愛用冷癖的典故、含蓄的語言。去襯寫悽豔的情感,使人只覺其文字之凝鍊、音調之悽美,而不明其所詠何事。但儘管如此,還是感受得到他的詩中所呈現的那種悽美之境,這就是李商隱詩獨有的魅力,千百年來一直為讀者所嘗試。而李商隱在時代環境的傾軋下、及命運的乖違中,以自己的性格為自己的一生捏造一場悲劇...
社會變遷與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了社會變遷下的一種因子。(註2) 技術方面技術的進步,常常是造成社會變遷的一個主要因素,因為技術會造就職業性質的改變以及人力需求標準的變動,如此一來,技職教育以及一些課程的教法便會有所更動,並且隨著大眾傳播及資訊時代的來臨,教學工具也是不斷的推陳出新,而這個時候,教育上的教學,就會影響著未來的技術發展,學校若能掌握未來資訊可能的教學,則社會的改變,將是從傳統一口氣往上拉出水面的,社會將產生巨變,因此技術與學教育所導致的社會變遷,也是相當的可觀。(註1) 關鍵字中文: 社會變遷與教育英文: Education and S...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