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6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邱吉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曾擔任戰地軍事記者,期間靠個人自修研讀歷史與哲學,練習英文寫作。二戰時全力帶領英國抵禦德國全歐的野心,對盟軍有重大的貢獻。除了在20世紀政治上有重要影響力外,邱吉爾在195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2002年,邱吉爾也獲選BBC票選「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第一位。 事蹟 軍事生涯邱吉爾經過了三次入學考試才於1893年成功考入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在父親過世後的一個月,他以陸軍中尉的身份加入女皇第四輕騎兵團。1895年,邱吉爾被英國情報部門看中,要他負責收集西班牙軍隊所使用的槍彈的情報,此外,《每日紀事報》也聘請他為隨軍記...
李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有露骨的描述,近期則更進一步連結至政治國族的面向,而引起文學界及讀者兼兩極的評價。  〈施淑〉除了野心之外,李昂的作品充分顯現著她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女/性問題更是她一向的探索與思考中心。而李昂的邊緣性與爭議性不僅是小說題材與文字的「肆無忌憚」,更是一個時代的問題!在性別議題「解嚴」之前,李昂便已從邊緣出發,作品大多觸及「在男性中心世界裡,女性社會及性意識的幽黯面」。  〈王德威〉 參考資料關於李昂http://www.nchu.edu.tw/taiwan/reside_writer_LiAng_08-0.htm台灣文學...
巴南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實施人格測驗,這個測驗是要他們列出他們的嗜好、人格特質、秘密的希望以前他們將來能夠像誰、他們的事業野心,他答應學生在一周後給予每個人一份簡單的人格描述,並再三向學生保證其隱私權。在每個人收到結果後要求每位學生對測驗結果與本身特質的契合度評分,0分最低,5分最高,平均評分為4.3。其中有百分之四十一的學生甚至評價此分析結果完全吻合他的性格。然而佛瑞此時才揭曉關鍵,其實所有學生得到的「個人分析」都是相同的。(註二)所有學生全部收到同一份人格分析,稱為巴南語句(Barnum statement),以下文字其實是Forer教授...
管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此讓桓公雖受禮遇仍下拜、讓諸侯公尊周天子。在面對楚國時,也以禮和義(周趙王不復)指責,削弱了楚的野心。而在一次桓公與魯會於柯而盟的機會,曹沫要桓公還復魯失地,桓公先是答應又想反悔,管仲告誡桓公「不可。夫貪小利以自快,棄信於諸侯 失天下之援,不如與之。」以及對於輔佐的君王的忠心,從當管仲傅公子糾時為了公子糾而欲射殺桓公以及之後輔佐桓公時的盡心盡力可以看出。(三)深思熟慮、 面面俱到管仲的才幹就是立足在其深思熟慮和面面俱到上建立起來的,不論是在討伐國家的選擇或是一步步一匡天下,都是經過縝密的思考做出的決定,以最有利於齊國...
鶴唳風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聲鶴唳」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晉書.卷七九.謝安列傳》載,東晉時,野心勃勃的前秦苻堅想要征服中原。孝武帝太元八年,他率領八十萬大軍,逼臨肥水,準備攻打東晉。東晉派大將謝玄、謝石帶八萬精兵抗敵。謝玄知道苻堅實力雄厚,若以正面迎敵,必定吃虧,於是決定採取奇襲的戰術。謝玄先要求苻堅的軍隊向後移,好讓晉兵登岸,兩軍決一勝負。苻堅自恃兵多,不疑有他,就答應軍隊後退。混亂之中苻堅中箭受傷,苻融戰亡,在陣後的秦兵以為秦軍戰敗,慌成一團,丟下武器連夜逃跑,沿途只要聽到風聲、鶴鳴,都以為是晉軍來了,結果苻堅的軍隊終於潰敗,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肥水之戰」。後來原文中的「風聲鶴唳」演變為成語,用來形...
勃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旺盛的樣子。如:「野心勃勃」。唐.韓愈〈與汝州盧郎中論薦侯喜狀〉:「今胸中之氣,勃勃然復有仕進之路矣。」《中國歷代戲曲選.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三折》:「你聽他們言辭慷慨,使人壯心勃勃,髮上指冠。」
陰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所圖謀而暗中策劃。《韓非子.存韓》:「韓秦強弱在今年耳,且趙與諸侯陰謀久矣。夫一動而弱於諸侯,危事也。」《史記.卷三二.齊太公世家》:「周西伯昌之脫羑里歸,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與奇計,故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
八二三炮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金門對岸共軍對我前線發動猛烈炮擊。四十四天內,面積一百七十六點一五平方公里的金門群島,平均每天承受炮彈一萬餘發。島上軍民及擔負支援任務的海空部隊,英勇奮戰,終於贏得反共戰史上一次重要的勝利,並且粉碎中共犯臺野心,使金門成為遠東反共的燈塔及自由象徵,遂稱此次戰役為「八二三炮戰」。
託公報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假公濟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假公濟私」原作「託公報私」。西漢末年,外戚專政,朝政幾乎都把持在外戚的手中,皇帝形同虛設,國勢動盪不安,外戚大臣之間明爭暗鬥,更是時有所聞。當時王莽已有謀篡漢室的野心,他暗中壯大自己的勢力,並且一步步地剷除所有反對他的人。翟方進是漢成帝時的丞相,在位九年,兼通文法吏事,治國有方,得到朝野的稱頌,號為「通明相」。王莽視其為眼中釘,亟欲除掉他。於是他勾結與翟方進私交甚篤的丞相議曹李尋,捏造了並未發生的天文異象,誣陷翟方進,說這是因為他身為丞相卻沒有善盡輔政的責任,以致人民的怨言上達天聽使然。成帝未詳加調查就下詔嚴加責備,翟方進迫於無奈,引咎自殺。朝中大...
張九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觀點4 評價 生平張九齡(678—740),字子壽,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 是唐中宗景龍初中進士,唐玄宗朝應「道侔伊呂科」,策試高第,位至宰相。其在位之時直言敢諫,舉賢任能,為一代名相。曾預言安祿山狼子野心,宜早誅滅,未被採納。為人守正不阿,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貶為荊州長史。開元末年,告假南歸,卒於曲江私第。出生寒門庶族,少聰敏,七歲能文,十三歲時,廣州刺史王方慶見其文,大為讚歎:「此子必能致遠!」。武后神功元年,鄉試名列前茅,長安二年,擢進土。其詩由雅淡清麗,轉趨樸素遒勁,運用比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