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1)用以稱叔父的妻子。即叔母。《集韻.上聲.寑韻》:「嬸,俗謂叔母曰嬸。」(2)用以稱丈夫的弟婦。如:「小嬸」。(3)用以尊稱結過婚的女性長輩。如:「大嬸」。
趨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孔子之子伯魚趨而過庭,並聞孔子言詩禮事。見《論語.季氏》。後引申為晚輩接受長輩的教誨。唐.王勃〈滕王閣序〉:「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辰捧袂,喜托龍門。」
避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為了表示尊敬,在言語或書寫時,不直接稱呼君主、祖宗或尊長的名號,而改以缺筆、缺字、換字、改音等各種方式,稱為「避諱」。[例]今天一般人替小孩取名字時,仍有避諱的習慣,如不使用與長輩名字相同的字。
名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諱」本指對帝王、尊長或所尊敬的人,不敢直呼其名。「名」與「諱」連用,則指尊長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例]直呼長輩名諱,是相當不禮貌的行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謂:(1)對爸爸的稱呼。如:「父親」、「養父」、「家父」、「繼父」。《詩經.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2)用以尊稱親族中男性的長輩。如:「伯父」、「叔父」、「舅父」、「祖父」。
指點迷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對事物的困難處,提供解決的方向、辦法或途徑。[例]這件事有待長輩來指點迷津,才有辦法解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對長輩或已婚婦女的通稱。如:「大娘」、「婆娘」、「姨娘」。唐.蔣防《霍小玉傳》:「長安有媒鮑十一娘者,故薛駙馬家青衣也。」
垂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輩詢問晚輩,或上級詢問下級。[例]校長關心的垂詢全體新生的適應狀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上淫,與長輩婦女姦通。《左傳.桓公十六年》:「衛宣公烝于夷姜。」《遼史.卷一一二.逆臣傳上.耶律滑哥傳》:「性陰險,初烝其父妾,懼事彰,與剋蕭臺哂等共害其父。」
顧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為有顧慮畏忌而不敢盡情說話或做事。[例]因為有長輩在場,他們有所顧忌,不敢太過囂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