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23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身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出身的門第。《醒世恆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報仇》:「瑞虹舉目看那人面貌魁梧,服飾齊整,見眾人稱他老爹,料必是個有身家的。」
破落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門第衰落。《紅樓夢》第七二回:「如今倒落了一個放帳破落戶的名兒。既這樣,我就收了回來。」
2.門第敗落的無賴子弟。《水滸傳》第一二回:「原來這人是京師有名的破落戶潑皮,叫做沒毛蟲牛二。」《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卻說張溜兒次日果然糾合了一夥破落戶,前來搶人。」
後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寒微的門第。《晉書.卷一○一.劉元海載記》:「幽冀名儒,後門秀士,不遠千里,亦皆遊焉。」
攀炎附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趨炎附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王沈生於極端重視門第的晉朝,年輕時雖然很有文采,但出身寒門,還是無法打入上流社會,於是他寫了篇〈釋時論〉,以抒發鬱鬱不得志的心情。其中提到:在溫暖地方的人,都是喜歡熱的人。但能夠知道冶煉金屬的方法,只有掌爐漆炭的人。就像想要打入上流社會,出身是很重要的。出身卑賤的人,常常被人汙辱;出身尊貴的人,卻常得到榮耀。肉食的有錢人不斷出入於華廈,粗茶淡飯的窮人只能往來於田野。講求名利的人,向有勢力的人逢迎諂媚;而講求名聲的,卻因為錢財,而原形畢露。實在是很令人感嘆。後來「趨炎附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依附權勢。
簪纓世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代仕宦的人家。《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七:「舍人是簪纓世胄,況又是黌宮名士。」也作「簪纓門第」。
家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門第、家聲。《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六.捉季布傳文》:「本來事主誇忠赤,變為不孝辱家門。」
楊守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人、瘦鶴、慕、署人、睦生、街頭寫真師等,為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作家中筆名最多的一位。楊守愚出生於書香門第,父親為清朝秀才,1911(明治44年)年過世,才7歲的楊守愚旋即被母親送進私塾學習漢文,一直到1922年為止,長達11年的時間,因此打下深厚的漢文根柢。所以,雖然僅有國小文憑,但其漢學根基甚為深厚,故在台灣新文學開展期間,他不僅能以白話文創作,也能吟詠古詩詞。1920年自彰化第一公學校畢業後,在書塾中教授漢文。自小因眼翳,導致一隻眼睛失明,擔任私塾教師時,常戴著一副眼鏡,再穿上長袍馬褂,乍看之下很像飽讀詩書的「老學究...
亂墜天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天花亂墜」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佛教傳說,佛祖講經說法時,感動了六欲諸天神,紛紛撒下各色的香花,以表讚歎。在《心地觀經.卷一.序品偈》即有記載:「六欲諸天來供養,天華亂墜遍虛空。」另外,在宋朝張敦頤的《六朝事跡編類.卷上.樓臺門第四.雨花臺》及呂祖謙的《詩律武庫.卷一○.釋學門.講經天花墜》記載一個故事:在南北朝梁武帝時,有位雲光法師,道行高妙,講經感動了上天,各色香花紛紛落下。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天華亂墜」,用來形容說話動聽。後世多作「天花亂墜」,改「華」為「花」,也用來形容浮華不實的言詞。
小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門第低下的貧苦家庭。《後漢書.卷六六.陳王列傳.陳蕃》:「小家畜產百萬之資,子孫尚恥愧失其先業,況乃產兼天下,受之先帝,而欲懈怠以自輕忽乎?」《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那梁尚賓一來是個小家出身,不曾見恁般富貴樣子;二來是個村郎,不通文墨。」
科舉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況2 架構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概況科舉制度是一種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吏的制度。它是古代中國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直接催生了不論門第、以考試產生的「士大夫」階層。科舉始於605年時的隋朝,發展並成型於唐朝,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在1905年被廢除。現代社會公務員的選拔制度亦是從科舉制間接演變而來。 架構唐代科舉錄取人數有限,進士科尤其少,一般在三十人左右,明經科較寬,每次約一百一二十人。進士名額少,錄取率低,於是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明經只需記誦經文注疏,進士加試詩賦,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