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2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南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元以後,流行於福建、臺灣及東南亞地區的古樂。它和古代的樂曲有密切的關係,且逐步融和了當地的民間音樂。歌者執拍板,伴奏樂器以琵琶為主,再配以洞簫、三弦、二弦、四塊板等樂器。南管樂曲通常分為指、譜、曲三種。其音樂平和端雅,因曾在乾隆皇帝前演奏,而有御前清音的雅號。也稱為「南樂」。
車鼓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一種載歌載舞的小戲。係由大陸地區花鼓流傳至閩南,再傳至臺灣,結合當地的音樂和表演形式,演變成的歌舞小戲。「車」在閩南語裡有「翻」或「舞」的意思,「弄」有舞蹈的意思。車鼓的表演不限場地大小,演員以小丑和小旦為主,有時另加副旦,但通常以「二小」為一組,做為基本的表演形式,可數組或輪番演出。角色造型亦無嚴格限制。戲目取材於民謠故事,音樂主要是閩南流行的一些民歌小調,如〈桃花過渡〉、〈五更鼓〉、〈牽紅姨〉等。也作「車鼓陣」。
語文學習領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國語教材教法2 國語文3 閩南語4 客家語5 原住民語6 英文 國語教材教法語文是人類溝通的橋樑,也是學習及建構知識的橋樑。國小階段語文學習領域包含了本國語、鄉土語、英語等學習。本國語主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而鄉土語著重於生活交談的運用,英語在小學階段以訓練聽說為主。 國語文1.培養學生理解和應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能力。2.使學生具備良好的聽、說、讀、寫、作等基本能力,並能使用語文表情達意。3.激發學生廣泛閱讀的興趣,提升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以體認本國文化精髓。
巴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桃金孃科「番石榴」的別名。模擬閩南語稱此水果的語音。參見「番石榴」條。
臺灣國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地區的語言現象之一,指一種帶有濃厚本土口音與語法表現的國語。臺灣國語並不是一個完整的語言,而是語言習得理論當中的中介語。
相褒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臺灣地方戲。原由客家山歌發展出來,後來部分亦用閩南語表演。劇情簡單,專重對唱,屬於即興性的小戲。
芭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番石榴的別名。模擬閩南語稱此水果的語音。參見「番石榴」條。
牛肉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秀,演出、表演,為英文show的音譯。「牛肉秀」指由穿著暴露的表演者演出歌舞節目。因「牛肉」的閩南語發音與「有肉」相近,故稱為「牛肉秀」。
國小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非科目名稱,學校可依學生性向、鄉土民情等因素,調整課程內容。 語文學習領域語文學習領域包含國語文、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及英文。 數學學習領域 社會學習領域社會學習領域包含社會、地理、鄉土學習。 健康與體育 藝術與人文 自然與生活科技 綜合活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