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甘如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犧牲。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記載了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之後,一直忍辱負重,希望有天能夠雪恥復國。他為了隨時提醒自己亡國之恨,於是臥薪嘗膽,過著刻苦的生活。他又積極地討好夫差,降低夫差對越國的戒心,獲取其信任。例如勾踐得知夫差喜歡葛製的輕薄衣服,就命令人民入山采葛,織成布料,好獻給夫差。勾踐的作法果然獲得夫差的信任與賞識,賜給他許多獎賞。采葛的婦人知道勾踐為了復國雪恥,用心良苦,所以作了〈苦之詩〉來稱頌自己的君王,其中有句「嘗膽不苦甘如飴」,便是描述勾踐嘗膽之事是極苦之物,但勾踐刻苦自勵,卻把它當成像糖那樣甜美。後來「甘之如飴」就用以形容樂意承擔艱苦的事情,或處於困境卻能甘心安受。...
受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雪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割、劃。唐.杜甫〈哀王孫〉詩:「花門剺面請雪恥,慎勿出口他人狙。」《新唐書.卷二○七.宦者傳上.楊思勗傳》:「所得俘,必剝面、剺腦、褫髮皮以示人。」
歃血為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牲血塗在口邊立誓,表示決心。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六七.金液法》:「受金液,經投金人八兩于東流水中,歃血為誓,乃告之。」明.朱鼎《玉鏡記》第一二齣:「我自願漆身吞炭,嘗膽臥薪,同心協力期雪恥,須歃血為誓。」
嘔心吐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敵,不戰而勝。大家不求富貴,不掛念妻兒,如此用盡心血,極盡辛勞,時時自我警惕,奮發圖強,準備殺敵報仇雪恥,這是為了什麼呢?就是為了消滅鏟除貪暴的人。這裡的原文就用了「瀝血叩心」,來比喻「費盡心血,極盡辛勞」。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嘔心瀝血」,用來比喻費盡心思,用盡心血。
正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當的途徑。《初刻拍案驚奇》卷四:「這兩個女子,便都有些盜賊意思,不比前邊這幾個報仇雪恥,救難解危,方是修仙正路。」《紅樓夢》第七八回:「然起初天性也是個詩酒放誕之人,因在子姪輩中少不得規以正路。」也作「正道」。
矯枉過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字子胥,春秋楚人。與父兄俱仕楚,楚平王聽信讒言,殺其父兄,後逃亡吳國,佐吳伐楚,並得以使己復仇雪恥。又吳王夫差滅越國後,欲釋越王句踐回國,伍員極力諫阻,夫差不聽,反而聽信讒言殺了他。伍員死前預言越必滅吳,九年後果然應驗。 (3) 笞:音ㄔ,用鞭或竹板打。 (4) 卒王:指楚平王。 (5) 昭王:春秋時楚人,生卒年不詳。平王之子,名壬。伍員助吳王闔廬攻楚,入楚都城郢時,楚昭王出奔,使申包胥求援於秦。後來吳伐陳,昭王救之,囤兵於城父,因得重病卒於城父。在位共二十七年,諡昭。 (6) 大夫:職官名。多係擔任中央要職和顧問。 (7) 申包胥:春秋時楚國大夫,生卒年不詳。本姓公孫,名包...
否極生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忍辱負重地事奉吳王夫差,終於得以歸國,更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不斷地壯大國勢,終於滅吳,報仇雪恥。後來「否極泰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否終則泰」演變而出,比喻情況由壞逐漸好轉。
嘔出心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敵,不戰而勝。大家不求富貴,不掛念妻兒,如此用盡心血,極盡辛勞,時時自我警惕,奮發圖強,準備殺敵報仇雪恥,這是為了什麼呢?就是為了消滅鏟除貪暴的人。這裡的原文就用了「瀝血叩心」,來比喻「費盡心血,極盡辛勞」。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嘔心瀝血」,用來比喻費盡心思,用盡心血。
坐薪嘗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臥薪嘗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載,春秋末年,吳、越兩國經常打仗,在一次戰役中,越王句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困於會稽。後來經過一番努力,獲得夫差的赦免,回到越國。句踐回國後,刻苦自勵,夜晚就睡在柴薪上,並且在席位的上方懸掛一顆苦膽,不論是坐著或是睡前都會仰首看膽,就連吃飯的時候也會舔嚐苦膽,用來自我惕勵,不可忘掉會稽之恥。他最後終於滅掉吳國,雪恥復仇。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臥薪嘗膽」,用來比喻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