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情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分與顏面。[例]屢次好言相勸,他卻依然故我;如今,我也顧不得情面了!
張文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凋的蓓蕾〉。  1934年《福爾摩沙》第二號出刊,發表小說〈貞操〉。1935年,張文環以小說〈父親的顏面〉入選《中央公論》小說徵文第四名,之後為台灣文藝聯盟東京分盟活躍份子。二月,參加「台灣文藝聯盟東京支部」第一回茶會,發表小說〈自己的壞話〉、〈哭泣的女人〉、〈父親的要求〉于《台灣文藝》;〈重荷〉于《台灣新文學》。  1936年, 發表小說〈部落的元老〉及隨筆〈被迫用上的題目〉于《台灣文藝》。1937年,與定兼波子(張芙美)結婚。發表小說〈豬的生產〉于《台灣新文學》。  1938年返臺擔任《風月報》編輯、翻譯徐坤泉大眾小...
歪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正。[例]他因顏面神經受到損害,而導致口眼歪斜。
斷頭將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抗?」嚴顏說:「你們沒有道義,奪我州郡,我州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 張飛大怒,令推出砍頭,嚴顏面色不變,便往外走便回頭罵道:「匹夫!砍頭便砍頭,也用不著發怒!」張飛覺得嚴顏有骨氣,就把他放了,並向他道歉,嚴顏感其恩義,才投降。「斷頭將軍」比喻堅決抵抗,寧死不屈的將領。 解釋堅決抵抗、寧死不屈的將軍。 詞義 相似詞寧死不屈 相反詞卑躬屈膝 例句現在這個社會,願做斷頭將軍的人已經不多了,大多數人都認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材燒」。 資料來源明慧學校,斷頭將軍
下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顏面下方的馬碲形骨骼,骨面生有牙齒。為顏面最大最堅硬的骨塊,也是頭顱骨中唯一的可動骨骼。
喜逐顏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笑逐顏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笑逐顏開」是說笑容隨著顏面舒展開來,即形容非常喜悅,臉上笑意逐漸擴散開來的樣子。宋代話本小說《西山一窟鬼》中,描述到王婆向孤家寡人的吳教授介紹李樂娘,說李樂娘出生於大戶官家,才貌兼備,又小有積蓄,而且只想嫁吳教授這樣的讀書人。王婆天花亂墜的一番話,說得吳教授是心花怒放,「笑逐顏開」,為此喜從天降的好運道興奮不已。此處「笑逐顏開」就是形容心中喜悅而眉開眼笑的樣子。這個成語在後代小說中亦常被使用,而且頗多見與「喜從天降」連用,如《水滸傳》第四二回:「不多時,鐵扇子宋清,策著一乘山轎,抬著宋太公到來。……宋江見了,喜從天降,笑逐顏開。」又如《初刻拍案驚奇...
灼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植物因日晒或接觸火焰、化學藥物等而受傷。人體灼傷,輕者表皮發紅、疼痛,重者則傷及皮下組織,也會引起休克。[例]對於顏面重度灼傷的人,我們應以關懷的態度接納他們。
靦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羞愧、難為情而見於顏面。宋.洪邁《容齋四筆.卷一.迷痴厥撥》:「柔詞謟笑,專取容悅世,俗謂之迷痴,亦曰迷嬉;中心有愧,見諸顏面者,謂之靦靦。」也作「腼腆」。
頭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顏面。《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頭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悶癢不能沐也。」宋.高觀國〈留春令.玉清冰瘦〉詞:「玉清冰瘦,洗妝初見,春風頭面。」
顎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構成顏面中央及下方各三分之一部分的骨骼。包括左右各一合成、固定不動的上顎骨,以及其下方能夠作開閉運動的下顎骨,所有的上下顎骨牙齒即植立於顎骨齒糟,發揮咀嚼功能。也稱為「頜骨」、「齶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