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有餘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成本分工作後,還有剩餘可用的精力。《論語.學而》:「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
結合有效餘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氯至水或廢水中,經過某一定接觸時間後,氯與水中氨、氮化合物反應形成一系列氯化氨化合物稱為氯胺(chloramines);主要為HOCl(次氯酸)與NH3(氨)之反應:
1.NH3+HOCl→NH2Cl(一氯胺,monochloramine)+H2O2.NH2Cl+HOCl→NHCl2(二氯胺,dichloramine)+H2O3.NHCl2+HOCl→NCl3(三氯胺,trichloramine)+H2O一般以一氯胺、二氯胺稱為結合有效餘氯。在折點加氯法(breakpoint chlorination)中,斷點(breakpoint)前之殘留氯幾乎全為結合有效餘氯,仍具有相當高... |
綽有餘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非常寬裕,足以應付所需。如:「以他的經濟能力,買下這棟大樓,仍是綽有餘裕。」也作「綽綽有餘」、「綽綽有裕」。
2.從容舒緩。《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傳》:「當其無事也,則舒紳緩佩,鳴玉以步,綽有餘裕。」《周書.卷三七.裴文舉傳》:「賓敏於從政,果敢決斷;案牘雖繁,綽有餘裕。」
|
三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為三國魏董遇教導學生充分用來讀書的三個餘暇時間:冬、夜、陰。典出《三國志.卷一三.魏書.王朗傳》裴松之注引《魏略》。後泛指閒暇時間。晉.陶淵明〈感士不遇賦.序〉:「昔董仲舒作士不遇賦,司馬子長又為之。余嘗以三餘之日,講習之暇,讀其文。」
|
餘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可供言語或行為緩衝迴旋的空間。《莊子.養生主》:「彼節者有閒,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閒,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唐.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廣〉詩:「議論有餘地,公侯來未遲。」
|
多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剩下來的。《老殘遊記》第七回:「那多餘五六個人,為的是本縣轎子前頭擺擺威風,或是接差送差跑信等事用的。」
2.不必要的。如:「有些年輕人總以為父母的叮嚀是多餘的。」
|
殘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剩餘。《三國志.卷五七.吳書.駱統傳》:「深圖遠計,育殘餘之民。」宋.歐陽修〈百子坑賽龍〉詩:「野巫醉飽廟門闔,狼藉烏鳥爭殘餘。」
|
其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其他、剩下的。《論語.為政》:「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三國演義》第二回:「蹇碩設謀害我,可族滅其家,其餘不必妄加殘害。」
2.有餘。元.無名氏《抱妝盒》第四折:「恰轉過雕闌數曲,行不到百步其餘。」
|
餘勇可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尚有多餘的勇力可以出售。語本《左傳.成公二年》:「欲勇者,賈余餘勇。」比喻勇力過人,持久不懈。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