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肉食者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肉食者,吃肉的人,比喻享有厚祿的高官。肉食者鄙指有權位的人眼光短淺。《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捉影捕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捕風捉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捕風捉影」原作「係風捕景」。漢成帝晚年迷信鬼神,又因沒有子嗣,許多人向成帝上書談論祭祀鬼神或神仙之道,因此都輕而易舉地得到高官厚祿。成帝聽信他們的話,在長安郊外的上林苑舉行祭祀,祈求上天賜福,花費大量的金錢,但卻沒有什麼應驗。後來光祿大夫谷永上書給漢成帝說:那些方士大談神仙鬼怪,宣揚祭祀的方法,又說世上有仙人,吃了不死的仙藥,就能長生不老。說得好像真的一樣,其實不過是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像要縛住風、捉住影子一樣什麼也不會得到,希望皇上不要再讓那些方士的胡言亂語影響您了!漢成帝聽了谷永的話後覺得很有道理,便接受了他的勸諫。後來「捕風捉影」這句成語就從這...
豺狼當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詞意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例句 出處<漢書‧孫寶傳>:「豺狼當道,安問狐理。」 故事漢順帝時,朝廷黑暗,漢安元年,漢順帝裝模作樣,委派使節八人,往各地巡視,說要整飭風紀。張綱便是被派八人中的一個。其餘七人,都是知名的高官,他們奉命之後,立刻準備車馬,定期出發。張綱年紀最輕,職位最低,卻最有見識。他叫人把車輪拆下,在洛陽一所都亭下埋起來,表示堅決不去。他說:「豺狼當道,安問狐狸!」-罪大惡極豺狼就在首都洛陽的朝廷理專權橫行,為何不加懲處,卻要到各地抓狐狸,這樣的整飭風紀,能騙的了誰...
冠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仕宦,又指高官高位。《三國志.卷二七.魏書.王昶傳》:「今汝先人世有冠冕,惟仁義為名。」
朱輪華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紅色的車輪,彩繪的車轂。指古代貴族高官所乘坐的車子。《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傳》:「令范陽令乘朱輪華轂,使驅馳燕趙郊。」《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朱輪華轂,擁旄萬里,何其壯也!」
深謀遠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城。文中說到陳涉「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鄉(ㄒㄧㄤˋ)時之士也」,把智識有限的陳涉對比於當時高官名將的「深謀遠慮」,如此一介平民卻能使「成敗異變」,更足以突顯秦王治國的重大過失。另外,在賈誼《新書.卷一.過秦下》中亦見此語。其內容論及秦之衰敗時云:「當此時也,世非無深謀遠慮知化之士也」,但因秦王暴虐無道,堵塞了忠諫之途,致使「三主之惑,終身不悟」,終於讓秦走上敗亡。後來「深謀遠慮」演變為成語, 指計畫周密而慮事深遠。
牛李黨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開始,到唐宣宗時期才結束,鬧了將近四十年,歷史上把這次朋黨之爭稱為「牛李黨爭」。牛李黨爭是唐朝末年高官爭權的現象,唐文宗曾有「去河北賊易,去朝廷朋黨難」的感慨,牛李黨爭使本來腐朽衰落的唐朝走向滅亡。 背景唐朝後期宦官控制朝政,宰相大臣的晉升每由宦官引薦,而其罷黜往往也源於得罪宦官。但是,大臣官員之間,卻又出現派閥,互相攻擊,形成朋黨之爭。這就是以牛僧孺、李德裕為首,前後延續約四十年的「牛李黨爭」。 牛黨牛黨士大夫多出生於進士,常於文學,風氣較為輕率放浪,詩人杜牧就是牛黨才子,就以喜好酒色聞名。 李黨李黨士大夫多出身於山...
希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望得到,謀求。[例]自己不努力,而希求高官厚祿,無異是痴人說夢。
文天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恢復州縣多處。後兵敗被俘至元大都,終以不屈被害。封信國公。文天祥以忠烈名傳後世,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生平事蹟被後世稱許,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為「宋末三傑」。 著作《文山先生全集》 評價1.汪水雲《浮邱道人招魂歌》:「杜陵寶唾手親拾,滄海月明老珠泣。天地長留國風什,鬼神呵護六丁立。我公筆勢人莫及,每一呻吟淚痕濕。」2.清劉熙載評文天祥詞云:「文文山詞有『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之意,不知者以為變聲,其實乃變之正也。」 特色簡介文天祥主張:「詩所以發性情之和也,性情未發,詩為無聲;性情既發...
大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派駐在邦交國,代表國家與一國元首處理外交事務的最高官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