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4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洞鑒古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察、熟識古今世事。《舊唐書.卷九○.朱敬則傳.史官曰》:「苟非洞鑒古今,深識王霸,何由立其高論哉?」
高譚清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妙清雅的言談、議論。《東觀漢記.卷一八.趙勤傳》:「到葉見霸,不問縣事,但高譚清論,以激勵之。」也作「高談清論」、「清談高論」。
懸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善用辭令,說話滔滔不絕。唐.劉長卿〈西陵寄一上人〉詩:「多謝清言異玄度,懸河高論有誰持?」唐.羅隱〈言〉詩:「須信禍胎生利口,莫將譏思逞懸河。」也作「懸河瀉水」。
高談虛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深玄妙,不切實際的言論。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涉務》:「士君子之處世,貴能有益於物耳,不徒高談虛論。」也作「高談虛辭」、「虛談高論」、「虛論高議」。
鄙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淺俗、粗鄙的言詞。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太真終日無鄙言。」《三國演義》第九三回:「吾以為漢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論,豈期出此鄙言!」
引玉之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謙之詞。比喻為了引出別人的佳作或高論而發表的粗陋的詩文或淺薄的見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