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4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喳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聲喊叫。清.洪昇《長生殿》第一○齣:「聽街市恁喳呼,偏冷落高陽酒徒。」
入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出家,皈依宗教。《洛陽伽藍記.卷三.城南高陽王寺》:「及雍薨後,諸妓悉令入道,或有嫁者。」
幽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囚禁。《魏書.卷二一.高陽王雍傳》:「別房幽禁,不得關豫內政,僅給衣食而已。」
毿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長的樣子。唐.孟浩然〈高陽池送朱二〉詩:「澄波澹澹芙蓉發,綠岸毿毿楊柳垂。」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詩:「鬢毛不覺白毿毿,一事無成百不堪。」
蠡測管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郡縣,行禁書令,統一文字。後為趙高所害,腰斬於咸陽市。 (5) 酈食其:號廣野君,生卒年不詳。陳留高陽人,秦末辯士。曾謁劉邦,說陳留,又說齊,下七十餘城。及韓信襲齊,齊以為受騙,遂烹食其。食其,音|ˋ ㄐ|。 (6) 齊:周武王封姜太公於此,位於今山東省一帶。傳至戰國時,被權臣田氏篡奪。後為秦國所滅。 (7) 以筦闚天:透過管子看天。筦,音ㄍㄨㄢˇ,同「管」。闚,同「窺」。 (8) 以蠡測海:用水瓢測量海。蠡,音ㄌ|ˊ,用瓠瓜做成的水瓢。 (9) 以莛撞鐘:用草莖去敲鐘。莛,音ㄊ|ㄥˊ,草莖。
心煩慮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裡煩躁,思緒凌亂。《楚辭.屈原.卜居》:「竭智盡忠,而蔽障於讒。心煩慮亂,不知所從。」漢.蔡邕〈讓高陽鄉侯章〉:「臣是以宵寢晨興,叩膺增歎,心煩慮亂,喘呼息吸。」也作「心煩意亂」。
傳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驛站所設供行人休息的房舍。《史記.卷九七.酈生傳》:「沛公至高陽傳舍,使人召酈生。」《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范滂傳》:「督郵吳導至縣,抱詔書,閉傳舍,伏床而泣。」
虀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搗碎辛辣食物的石臼。宋.辛棄疾〈沁園春.杯汝知乎〉詞:「更高陽入謁,都稱虀臼,杜康初筮,正得雲雷。」也作「齏臼」。
四通五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四通八達」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四通八達」原作「四通五達」。秦末辯士酈食其(ㄧˋ ㄐㄧ),在高陽謁見沛公劉邦,談論起天下局勢,席中他提出自己的見解說:「夫陳留,天下之衝,四通五達之郊也。」認為秦國不是輕易可以打敗的,不如先占領陳留,因為陳留不僅是暢達無阻的交通要地,並且積存了不少糧食。而他和陳留縣令熟識,可以幫忙游說。後來「四通八達」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交通便利。較早的書證如:晉人程本《子華子.晏子問黨》:「且齊之為國也,表海而負嵎,輪廣隈澳,其塗之所出,四通而八達,游士之所湊也。」此外在《抱朴子.外篇.刺驕》:「聞之漢末,諸無行。自相品藻次第,群驕慢傲,不入道檢者...
八達四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四通八達」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四通八達」原作「四通五達」。秦末辯士酈食其(ㄧˋ ㄐㄧ),在高陽謁見沛公劉邦,談論起天下局勢,席中他提出自己的見解說:「夫陳留,天下之衝,四通五達之郊也。」認為秦國不是輕易可以打敗的,不如先占領陳留,因為陳留不僅是暢達無阻的交通要地,並且積存了不少糧食。而他和陳留縣令熟識,可以幫忙游說。後來「四通八達」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交通便利。較早的書證如:晉人程本《子華子.晏子問黨》:「且齊之為國也,表海而負嵎,輪廣隈澳,其塗之所出,四通而八達,游士之所湊也。」此外在《抱朴子.外篇.刺驕》:「聞之漢末,諸無行。自相品藻次第,群驕慢傲,不入道檢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