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木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elaroides leptolepis (Cuvier, 1833)
側線之直線部有稜鱗;上頜沒有牙齒,下頜有一列細小的牙齒;體側扁較細長;鰭黃色,從眼上方至尾柄有一黃色橫帶。
西太平洋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菲律賓,印尼,澳洲,琉球,台灣,日本。
小型魚種,體長約達18.5公分,呈大型群體,棲息在泥質海床域;最大深度在50公尺,以介形亞綱動物,腹足動物及小魚為食。攝食在夜間進行。以日本硫球為例,本種常見於春秋兩季。以圍網,底拖網,籠具或流刺網捕捉。
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科(Family Carangidae) Jacks,Pompano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高體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卵圓形,側扁而高。背、腹部輪廓約相等。吻尖。胸部完全具鱗,或於腹鰭基底前方有時具一小塊的裸露區域。側線直走部始於第二背鰭第14-15鰭條,側線直走部幾全為稜鱗,長度遠短於彎曲部,約0.52-0.69倍。背鰭軟條數23-26;臀鰭22-24;鰓耙數(含瘤狀鰓耙)27-31。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前方鰭條正常而不延長,呈鈍直狀。體背藍灰色,腹部銀白,第二背鰭及臀鰭中央部位具一條黑褐色的縱帶,邊緣則呈白色。幼魚時,體側具有暗色橫帶。
藍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橢圓形,側扁而高,隨著成長,身體逐漸向後延長。背部輪廓略陡直。吻鈍。下頜略突出上頜。脂性眼瞼發達,覆蓋住眼後1/3處。上頜末端延伸至瞳孔後緣下方。體被圓鱗,由胸鰭基部向下延伸至臀鰭基尾後方之胸部則裸露無鱗。側線前部強度彎曲,直走部始於第一背鰭第5-6硬棘之下方,直走部全為稜鱗。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前方鰭條呈彎月形,不延長為絲狀;胸鰭長,鐮刀狀;無離鰭。體背橄欖綠,腹部銀白色。通常有許多暗藍色之斑點散佈於兩側。各鰭淡色;背鰭及尾鰭則另具有黑色緣。
吉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lepes djedaba (Forsskål, 1775)
側線後半具稜鱗,上下頜牙齒單列,脂性眼臉覆蓋眼睛後半部,身體較狹長,尾叉體長可達29公分;多為25公分。
印度──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台灣。
生活在近岸的珊瑚礁區,或能見度低水域。呈大形群體生活。17公分為成熟體長。以蝦,橈腳類為食。大型個體以小魚為食。可以以底拖網及籠具或延繩釣捕獲。
為經濟魚類,供休閒垂釣之魚種。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科(Family Carangidae) Jacks,Pompano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斐氏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長橢圓形,甚側扁,隨著成長而逐漸向後延長。尾柄短細,背腹側無肉質稜脊亦無凹槽。吻鈍。眼小,脂性眼瞼不發達。上下頜、鋤骨和腭骨均具細小的絨毛狀齒,隨著成長而漸退化;舌面一般無齒。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含瘤狀鰓耙)16-17。側線幾呈直線狀或微波狀,無稜鱗。無離鰭。第一背鰭5-6硬棘,幼魚時,具鰭膜,隨著成長而漸呈游離狀;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前方鰭條延長而呈彎月形;無離鰭;尾鰭深叉,末端尖細而長。體背藍灰,腹部銀白;體側具1-5個黑色斑點橫越在側線上,但小魚無此斑點。各鰭暗色、黑色或淡黃色。
無斑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長橢圓形,微側扁。頭較短而吻尖。脂性眼瞼非常發達,僅於眼之中部留下一長細縫。上頜呈一非常窄之齒帶,下頜呈一列細齒;鋤骨呈矢形齒帶;腭骨及舌面呈細長齒帶。肩帶下角具一淺凹,其上方有二小乳突。下枝鰓耙數(含瘤狀鰓耙)28-30。背前鱗延伸至眼前緣之上方。側線直走部始於第二背鰭第12-13鰭條之下方,全為稜鱗。胸部完全具鱗。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前方鰭條呈新月形,後方具一離鰭;胸鰭長,末端僅延伸至第二背鰭起點之後。體背藍綠色,腹部銀白。背鰭前方鰭條有時較暗色;尾鰭紅色;餘鰭淡色。
黃帶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長橢圓形而側扁。吻尖。大型成魚上頜突出於下頜。上頜末端不及眼之前緣。脂性眼瞼不發達。上下頜各有一列齒尖鈍圓之圓錐狀齒;鋤骨具三角形齒帶,但成魚會消失;腭骨和舌面各具一齒帶。胸部完全具鱗,或於腹面有一裸露的小區域。側線直走部之後部約2/3發展成稜鱗。無離鰭。尾柄上無稜脊亦無凹槽。體背藍綠色,腹部銀白。體側中部通常具一條黃色的縱帶。鰓蓋後緣上方具一黑斑。體背藍綠色,腹部銀白。體側中部通常具一條黃色的縱帶。鰓蓋後緣上方有一黑斑。背鰭與尾鰭暗黃色;其餘各鰭淡色。
裸胸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長橢圓形。頭背輪廓僅略凸出於腹部輪廓。吻鈍圓。上下頜約略等長,上頜末端延伸至眼前緣之下方。脂性眼瞼不發達。胸部裸露區,自胸部基底向下延伸,後緣達腹鰭基部之後,肛門之前。側線直走部始於第二背鰭19-20鰭條下方,稜鱗佔有直走部2/3左右。背鰭軟條數30-31;臀鰭25-27;鰓耙數(含瘤狀鰓耙)26-31。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前方鰭條呈彎月形,不延長為絲狀。體背橄欖綠,體腹銀白。鰓蓋後緣上方無黑斑,若有也非常不明顯。體側另散佈些許之暗色點。
短絲羽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橢圓形,側扁而高。吻鈍。下頜隨著成長而逐漸突出於上領。脂性眼瞼不發達。上下頜各有一非常窄之齒帶;鋤骨及腭骨具齒;舌面無齒。體被小圓鱗,胸部裸露區域自胸鰭基部向下延伸至腹鰭基部之後方。側線直走部幾全為稜鱗。鰓耙很細長,數量多而呈羽狀,鰓耙數(含瘤狀鰓耙)可達80-83。肩帶平滑無深凹。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前方鰭條延長如絲狀,其長度較頭長為長。無離鰭。體背藍綠色,腹部銀白。幼魚時,鰓蓋後緣上方不具黑點,成魚時鰓蓋後緣之肩帶呈黑色,頰部另具一黑色窄帶。各鰭暗色或淡色而帶有黑緣。
平線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橢圓形。頭背輪廓僅略凸出於腹部輪廓。吻鈍圓。上下頜約略等長,上頜末端延伸至眼前緣之下方。脂性眼瞼不發達。體被小圓鱗;胸部裸露區,自胸部1/3處向下延伸,後緣僅達腹鰭基底之起點。側線直走部始於第二背鰭第18-19鰭條,僅後半部具有稜鱗。背鰭軟條數31-34;臀鰭22-26;鰓耙數(含瘤狀鰓耙)24-27。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前方鰭條呈彎月形,隨成長而漸縮短,成魚時,長度等於或略小於頭長。體背藍綠色,腹部銀白。體側具顯著之暗色橫斑,側線上方或散著不顯著之金黃色小點,或無。各鰭呈黃色;臀鰭具白色緣;尾鰭具黑色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