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白口尾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橢圓形,側扁而高。吻鈍。脂性眼瞼不發達。上頜末端僅延伸至眼前緣下方。上下頜各具一列細小而尖之齒,鋤骨、腭骨及舌面均無齒。體被小圓鱗,胸部裸露區域自胸鰭基部向下延伸至腹鰭基部起點而不中斷。側線中度彎曲,彎曲部上有鱗片73-80枚,直走部上全為稜鱗,尾柄處之稜鱗強大。口腔周圍深黑色,僅舌和口腔背面呈乳白色。體背深褐色,體側淡灰色,幼魚時體側具暗色橫斑,隨著成長而逐漸不顯著,成魚則消失。背、臀及尾鰭淡色或稍暗色;幼魚時,腹鰭基部白色,尾端黑色,隨著成長逐漸形成一致之白色。
逆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甚側扁。背、腹部輪廓約略相同,後頭部微凹入。吻尖,長於眼徑。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末端延伸至眼後緣之下方。脂性眼瞼不發達。上下頜、鋤骨、腭骨和舌面均具齒。頭部無鱗,體則被槍頭形小圓鱗,多少埋於皮下。側線前半呈波浪狀,無稜鱗。第一背鰭具6-7硬棘,棘間無膜相連,僅有一小膜與基底相連。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且約略等長,後半部各有8-11個半分離鰭條,但無真正離鰭亦無凹槽。體背藍黑色,腹部銀白色。頭側眼上緣具一黑色短縱帶;新鮮時,體側沿側線上下各具一列6-8個鉛灰色圓斑,但死後會逐漸消失,此外幼魚期是完全沒有圓斑。
直線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橢圓形。背部輪廓略凸出腹部輪廓。吻微尖。上下頜約略等長,上頜末端延伸至眼之前緣。胸部裸露區,自胸部下方1/4處向下延伸,後緣僅及腹鰭基底之起點。側線直走部始於第二背鰭15-17鰭條下方,稜鱗僅存在於後半部。背鰭軟條數29-31;臀鰭25-26;鰓耙數(含瘤狀鰓耙)30-31。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前方鰭條延長如絲狀,但長度較頭長為短期。體背藍綠色,腹部銀白。鰓蓋後緣上方具一不明顯之小黑斑。體側不具橫斑,若有亦不顯著。側線上下部位具少數大形而顯著之黃點,大部份位於側線下方。
闊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卵圓形,側扁而高,隨著成長,身體逐漸向後延長。背部強度彎曲,腹部則緩;頭背部陡直,略呈角形;成魚時,鼻孔前方之輪廓內凹。脂性眼瞼發達,前部達眼之前緣,後部可達瞳孔中部。吻鈍。上頜末端延伸至眼中部之下方。鰓耙數(含瘤狀鰓耙)23-30。體被圓鱗,胸部完全具鱗。側線前部彎曲大,直走部始於第二背鰭第3-4軟條之下方,直走部全為稜鱗。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前方鰭條延長而呈彎月形。身體及各鰭一致為灰色至黑色。鰓蓋後緣上方具一小黑斑。稜鱗一致為黑色。
吉打副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長橢圓形。背、腹部輪廓相當。脂性眼瞼發達,覆蓋眼之後半部。上頜齒單列。鰓耙數(含瘤狀鰓耙)38-47。體被圓鱗,胸部完全具鱗。側線直走部始於第二背鰭起點至第3鰭條間之下方;稜鱗強,存在於直走部的全部。體背藍綠色,腹部銀白。鰓蓋後緣上方有一個黑斑,其上緣另有一白點。第二背鰭前方鰭條暗色,且具白緣;尾鰭黃色而具黑緣。本屬全世界計4種,過去有文獻記載台灣皆有產,唯經研究調查後發現其中A. melanoptera 的標本為A. para 之誤鑑,產地也不在台灣;而A. para 尚未採獲任何標本,故目前台灣僅紀錄二種,即本種及A. vari。
大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紡錘形。吻尖,下頜略突出於上頜。眼大,脂性眼瞼發達,覆蓋整個眼部,僅於瞳孔中央處留下一長縫隙。口大,上頜末端達眼中部之下方。上頜呈帶狀;下頜前方呈帶狀,後方則僅一列;鋤骨、腭骨及舌面均具齒。體被圓鱗,胸部部份裸露。第二背鰭與臀鰭有發達的鱗鞘。側線直走部始於第一背鰭第5-7硬棘之下方,全為大型稜鱗,在尾柄處形成一顯著隆起背。第二背鰭與臀鰭前方鰭條皆呈新月型,後天各有6-10個離鰭。體背灰藍色,腹部銀白色。鰓蓋後緣上方具一黑斑。各鰭淡色至黃色;背、胸及尾鰭較暗色。
絲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Ulua mentalis (Cuvier, 1833)
體側扁:鰓耙特別長頜,凸出於口腔前部舌側,下頜較上頜長;胸鰭鐮刀狀。最大體長85公分全長;6.4公斤,通常為60公分。
非洲海岸、坦尚尼亞、紅海、阿曼灣、波斯灣、斯里蘭卡、印度──西太平洋、泰國灣、印尼、菲律賓、新幾內亞、台灣及澳洲。
生活在沿岸淺水區域。以甲殼類和魚為食。可以流刺網,籠具或手釣捕獲。
可供食用,休閒垂釣之魚種。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科(Family Carangidae) Jacks,Pompano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遊鰭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長橢圓形,稍側偏。吻尖,其長大於眼徑。脂性眼瞼非常發達,僅瞳孔中央露出一長細縫。齒細小,上下頜各有一列齒,唯大魚上頜前方有2-3列犬齒,後側則仍僅一列。體被圓鱗,胸部完全具鱗不裸露。側線直走部始於第二背鰭6-8鰭條下方。稜鱗強,幾乎存在於直走部的全部。第二背鰭前方鰭條不延長,臀鰭與其同形。無離鰭。體背藍綠色,腹部銀白,體側上半部具9-10條暗色橫帶。鰓蓋後緣上方具一顯著的黑斑。背鰭及尾鰭黃綠色;臀鰭淡黃色,餘則透明或淡色。
托爾逆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甚側扁。背部輪廓在近眼處稍凹入。吻尖,長於眼徑。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末端延伸至眼中部瞳孔後緣之下方。脂性眼瞼不發達。上下頜、鋤骨、腭骨和舌面均具齒。頭部無鱗,體則被針形小圓鱗,多少埋於皮下。側線在胸鰭上方微彎,無稜鱗。第一背鰭具6-7硬棘,棘間無膜相連,僅有一小膜與基底相連。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且約略等長,後半部各有8-12個半分離鰭條,但無真正離鰭亦無凹槽。體背藍黑色,腹部銀白色。頭側眼上緣具一黑色短縱帶;新鮮時,體側另具一列黑色圓斑,其4-5個在側線上,餘皆在側線上方,但死後會逐漸消失,此外幼魚期是完全沒有圓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Velifer hypselopterus (Bleeker, 1879)
背鰭及臀鰭高;身體及尾柄有7條縱帶,體長可達40公分。
太平洋中部及西部,馬達加斯加,印度洋,越南,台灣,日本,韓國,南海及東海南部。
棲息於深海,但亦有進入港灣內。
為罕見魚種。可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月魚目(Order Lampriformes)
月魚首目(Superorder Lampridiomorpha)
科(Family Veliferida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