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筌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南朝時貴族與士大夫講經說法時所執拂之類的東西。《南史.卷八○.賊臣傳.侯景傳》:「上索筌蹄,曰:『我為公講。』命景離席,使其唱經。」
漱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漱口杯。《紅樓夢》第三回:「賈母素日吃飯,皆有小丫鬟在旁邊拿著漱盂、尾、巾帕之物。」
粗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大沉重。如:「粗重的手」。《揮餘話.卷二.王俊首岳侯狀》:「王統制,你後面粗重物事轉換了,著我去後將來。」
亂墜天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師。雲常講經次,有天花散墜,大眾咸睹,嘆異非常,故坡〈次參寥放魚詩〉云:「法師說法臨泗水,無數天花墮尾。」用雲故事也。
道貌凜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道貌岸然」之典源,提供參考。 敦煌變文《維摩詰經講經文》(據《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引)光嚴1>整行之次2>,忽見維摩3>,道貌4>凜然5>,儀形畾落6>。右手掌拂塵之尾,左手擎化物之寒笻,萬莖之鶴髮垂肩,數寸之雪眉覆目。道眼,天上之雲霞;歷歷星冠,奪人間之皓月。遙望而清風宛在,鶴處雞群;近觀而光彩射人,龍來洞口。 〔注解〕 (1) 光嚴:菩薩名。 (2) 整行之次:即「整行次」,打點、整理行旅之處所。 (3) 維摩:為佛陀之在家弟子,乃中印度毘舍離城之長者。精通大乘佛教教義,修行高遠,雖出家弟子猶有不能及者。亦稱為「維摩詰」、「無垢稱」等。 (4) 道貌:修行者的容貌。...
洞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家認為神仙居處多在名山洞府中,因洞中別有天地,故稱為「洞天」。唐.權德輿〈題崔山人草堂〉詩:「竹徑茆堂接洞天,閒時尾漱春泉。世人車馬不知處,時有歸雲到枕邊。」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二七.天地宮府圖》:「太上曰:『十大洞天者,處大地名山之間,是上天遣群仙統治之所。』」
李碧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爆竹煙花》和《蝴蝶十大罪狀》等九十多本。 作品1)白開水(散文)2)爆竹煙花(訪問遊記散文)3)紅(散文)4)青紅皂白(散文)5)胭脂扣(小說)6)霸王別姬(小說)(舊版本)7)色相(一零八個女人)8)青蛇(小說)9)戲弄(散文)10)鏡花(散文)11)糾纏(小說)12)生死橋(小說)13)幽會(散文)14)白髮(散文)15)潘金蓮之前世今生(小說)16)秦俑(小說)17)綠腰(散文)18)個體戶(散文)19)天安門舊魄新魂(小說)20)滿洲國妖艷--川島芳子(小說)21)不但而且只有(散文)22)四條河原町花月(散...
吾道東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的學說向東傳播。語出《後漢書.卷三五.鄭玄傳》:「(鄭玄)乃西入關,因涿郡盧植,事扶風馬融,……因從質諸疑義,問畢辭歸。融喟然謂門人曰:『鄭生今去,吾道東矣。』」比喻自己的學說得人繼承、推廣。《南史.卷三二.張邵傳》:「父邵使與高士南陽宗少文談繫象,往復數番。少文每欲屈,握尾歎曰:『吾道東矣。』於是名價日重。」
天花墜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師。雲常講經次,有天花散墜,大眾咸睹,嘆異非常,故坡〈次參寥放魚詩〉云:「法師說法臨泗水,無數天花墮尾。」用雲故事也。
蠅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驅蠅的器具。《南史.卷四五.陳顯達傳》:「尾蠅拂是王、謝家物,汝不須捉此自逐。」《聊齋志異.卷一.畫皮》:「乃以蠅拂授生,令挂寢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