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遺珠滄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續專心讀書,沒有受到影響。後來狄仁傑以明經舉第,出任為汴州參軍。但是他上任不久,就被其他官吏誣陷,由黜陟使閻立本審訊。在審訊時,狄仁傑據理直言,陳訴冤情,由於對答如流,讓閻立本十分驚訝,臨走時稱讚道:「孔子曾說觀察一個人的過錯,就可以知道他的人格品行。今日我見你的表現,而國家不能重用你,你可以說是遺漏在滄海裡的一顆明珠啊!」閻立本就薦舉他為并州法曹參軍。狄仁傑一生忠於唐室,勤於吏職,政績頗著,又剛正不阿,敢於直諫,受到武則天的重用及人民的擁戴,終能上承貞觀,下繼開元,為唐朝開展另一個盛世。後來原文中的「滄海遺珠」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被埋沒的人才或珍貴事物。   如果單就「遺珠」的典故來看,那在...
大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主要的意思、大要。《史記.卷一二○.汲黯傳》:「其治,責大指而已,不苛小。」《三國志.卷二七.魏書.王昶傳》:「由此言之,聖主明於任賢,略舉黜陟之體,……。其大指如此。」也作「大旨」。
刀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的刑具。刀用以割,鋸用以刖。《國語.魯語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鑽笮,薄刑用鞭扑,以威民也。」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車服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知,黜陟不聞。」
考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考核官吏的功績。《書經.舜典》「三載考績」句下唐.孔安國.傳:「三年有成,故以考功。」《後漢書.卷二六.韋彪傳》:「陳宜依古典,考功黜陟。」
賞功罰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獎賞有功的人,懲罰有罪的人。元.無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陳綱紀賞功罰罪,受黜陟同荷聖恩。」《隋唐演義》第五○回:「與死者發喪,周給其家屬,賞功罰罪,以安眾心,畜養銳氣,再進兵伐許。」
風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從。《魏書.卷八.世宗紀》:「今始覽政務,義協惟新,思使四方風從率善,可分遣大使,黜陟幽明。」《文選.任昉.天監三年策秀才文三首之二》:「上之化下,草偃風從。」
蔽賢寵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埋沒賢才寵信頑劣分子。《續漢書志.第二八.百官志五》唐.章懷太子.注.引.蔡質《漢儀》:「周行郡國,省察治政,黜陟能否,斷理冤獄,以六條問事,……。四條,二千石選署不平,苟阿所愛,蔽賢寵頑。」
鐫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革職以示懲罰。《宋史.卷一七六.食貨志上四》:「若立之規繩,加以黜陟,所糴至萬石者旌擢,其不收糴與擾民及不實者鐫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