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羅伯特戈登理工大學院建立於1967年,初名為圖書館學院(School of Librarianship)。1980年代末以來,學院高速發展。1988年度只開設2種課程,學生120名,1992年度已有4種課程,并提供高級研究學位,學生200名。計畫於1995年在校學生數將超過300名。
  學院現有2種不同學科的大學課程。3年課程通過者獲得文學士學位(B. A.),第4年著重於調查研究和論文寫作,成績通過者獲得文學士榮譽學位(B. A. (Hons))。圖書館與資訊研究課程旨在培養圖書館與資訊機構專門人材。3年核心課程包括書目與資訊研究、資訊檢索和管理,其他學科科目主要有社會學、...
  對於非黏性流體而言,吾人視流體經過震波(shock wave)後,某些物理量具有非連續性的變化,例如壓力、密度和速度等。此等物理量,垂直於震波方向之跳躍條件(jump condition),仍然需要滿足質量,動量和能量守恆。這種條件稱為蘭(金)-雨(果尼厄)條件。根據此條件,吾人可導出蘭金-雨(果尼厄)關係式:
  
  式中,1和2代表經過震波前和後之物理量;u為垂直於震波方向之速度分量;P為壓力;ρ為密度;M為馬赫數;γ為比熱比。這個關係式常被應用於計算流體力學中的震波擬合法。
  (一)沿革
  專門圖書館資訊中心學會資訊管理學會(Aslib,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是由1924年成立之專門圖書館暨資訊中心學會(Association of Special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Bureaus,簡稱Aslib)演變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冶金工業興起:率先對科技文獻發生興趣,成立學會以促進工商及科技資訊之協調與利用,並於1948年吸收英國國際書目學會(British Society for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擴大其功能...
  〔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卷是我國第一部大型現代綜合性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73卷中的一卷。它也是中國第一部匯集圖書館學、情報學和檔案學3個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大型工具書;於1993年1月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
  該卷按學科成立了3個編委會,分別負責本學科的編寫工作。圖書館學編委會成立於1988年10月,編委會委員25人,主任周文駿,副主任彭斐章、陳譽、鮑振西和杜克。情報學編委會成立於1986年7月,編委會委員19人,主任武衡,副主任王熹、左毅、朱孟杰、劉昭東、楊沛霆和汪廷炯。檔案學編委會成立於1985年8月,編委會委員20人,主任吳寶康,副主任王明...
道格夫隆與舞者舞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由道格夫隆(Doug Varone, 1956-)於1986年創立,曾至美國、歐洲、亞洲巡迴演出;道格出生於紐約,畢業於紐約帕契斯州立大學,1978-1979年為李蒙舞團舞者,同時在1979-1986年亦為拉魯波維奇舞團團員。由於其獨特的舞蹈能量及語彙,使舞蹈風格別出一格,因而獲得無數獎項,包含了古根漢獎、國家文藝獎金補助(1988-1997)、紐約文化基金、大都會人壽的傑出藝術獎;道格替自己的舞團編創舞作三十首,亦曾和超過兩打以上的國際知名舞團合作,為其編舞,其中包含了李蒙舞團、賓州芭蕾舞團(Pennsylvania Ballet)、以色列的巴歇瓦舞團、加拿大的編舞家舞團(Dance...
泰瑞楚克(Terry Trucco)《紐約舞蹈專書(The New York Book of Dance)》1995,城市公司(City & Company)、蘿絲雷昂(Ruth Leon)《喝采:紐約表演藝術指引(Applause: New York´s Guide to the Performing Arts)》1991,喝采劇院叢書出版社(Applause Theater Book Publishers)、1998年 2月17∼22日 喬伊斯劇場節目單。
貝多芬,路德維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德國大作曲家、鋼琴家。生於波昂(Bonn),卒於維也納。這位著名的作曲家一生寫了很多著名的樂曲,但他專為舞蹈而作的音樂只有兩首:一為宮廷芭蕾《騎士芭蕾》(Ritter Ballet),另一是以希臘神話為主題的舞劇《普羅米修司》(Die Geschöpfe des Promotheus)。《騎士芭蕾》是為華爾斯坦伯爵(von Waldstern)的宮廷而作,由宮中的貴族賓客客串演出,由八首樂曲合成,其中穿插台詞。樂曲次序為:一、進行曲,二、德國歌,三、獵歌,四、愛之歌,五、戰爭之歌,六、飲酒歌,七、德國歌,八、尾聲。首演於1791年,波昂。這齣芭蕾曾吸引許多二十世紀,對舞蹈史和音樂史感興趣...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莫札特,沃夫岡阿瑪特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奧國作曲家,生於薩爾斯堡(Salzburg),卒於維也納。自幼有音樂神童之稱。四歲隨父學琴,五歲作曲,六歲開始旅行演奏。他除了有天生的音樂才華之外,還有非常敏銳快捷之吸收力,可從旅行演出途中,不斷地吸收各地不同的音樂風格,攝取前輩們的音樂精華,然後把它們融匯轉化成為自己的特色。其音樂風格清新純粹,流暢自然。無論是嚴肅或輕快的主題,皆能掌握最完美的音樂性。他對歌劇人物性格的描繪生動引人,樂評家認為他的音樂充滿了「人之性情」,並啟發後來的浪漫主義作曲家如貝多芬(L. van Beethoven, 1770-1827)、舒伯特(F. Schubert, 1797-1828)等。與舞蹈有關的重要...
次生演替次階消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環境條件改變或人為干擾引起原生植被的一定程度破壞以後,在新的環境下發生的演替。
凱塞琳梅迪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法國皇后,她是在義大利翡冷翠梅迪希家族的公主,在文藝復興時期此家族大力推動各種文化藝術,並且供養許多的藝術家,其中包括畫家達文西與米開蘭基羅,1531年凱薩琳梅迪希(Catherine de Medici)公主,自義大利嫁到法國成為華洛亞(Valois)王朝、亨利二世的皇后,她將各種藝術帶進法國,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義大利貴族富賈最喜愛的娛興節目 ── 芭蕾(Ballet)帶到法國宮廷,這是一種結合音樂、舞蹈、詩歌、默劇、雜耍、鬧劇……於一堂的綜合性節目,在政治上卻具有突顯法國宮廷財勢與國威的目的,以集錦的方式將各種娛樂性節目匯集在一起,然後冠上一個具有政治意涵的標題,旨在討好皇家與...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W.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
七大學(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七大學」是指大陸地區文化大革命時期,根據毛擇東「五七指示」(一九六六年五月七日,毛澤東在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後寫的一封信的簡稱)的精神,由縣、公社興辦的農民技術學校的統稱。一九七一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紀要〕中,要求在農村推廣舉辦五七大學或五七學校。一九七六年是五七大學的極盛時期,各地共有這類學校一萬六千九百九十九所,在校學生一百五十餘萬人。學校一般開設農學、農機、畜牧獸醫、水利、果林、衛生等課程,學制一至二年,招生對象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準的農村幹部、在職農業技術人員、青年農民。實行考試與推薦相結合的招生辦法。學完規定的課程,考試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