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裴特洛夫保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丹麥芭蕾舞者於1930年代中期後在美國工作,他生於丹麥艾辛諾爾(Elsinore),原名為保羅艾利夫彼得森(Paul Eilif Petersen)。在丹麥皇家芭蕾舞學校(the School of the Royal Danish Ballet)受教於卡佳林哈爾(Katja Lindhart),1930年代早期在蒙地卡羅歌劇院(Opéra de Monte Carlo)獻藝。他大半生的演藝生涯是在蒙地卡羅俄國芭蕾舞團(Ballet Russe de Monte Carlo)度過,演出雷歐尼得馬辛(Leonid Massine)所編的《孩童遊戲》(Jeux d´enfants, ...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 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Jacqueline Challet-Haas《Terminologie de la Danse Classique》1987、Barbara Noami & Cohen-S...
李,瑪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她出生於費城,美籍芭蕾舞者,在費城時後隨Paul H. Hazard習舞,1837年在家鄉首度登台演出英國版本的《神的舞姬》(Le Dieu et la Bayadére),1839年在巴的摩爾演出《仙女》(La Sylphide);在紐約演出《神廟舞姬》(La Bayadére)與《姊妹們》(The Sisters),1844年赴巴黎隨名師裴洛堤(Perrot)習舞,1845-1847年與華盛頓史密斯(G. Washington Smith)共創小型的美國舞蹈團,並在美國各地巡迴公演,1852-1853年先後推出整齣的芭蕾舞劇如《岡城美女》(La jolie fille de Gan...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德布西,克勞德阿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法國作曲家,生於法國聖日曼安雷(Saint-Germain-en-Laye),卒於巴黎。他在巴黎音樂學院隨馬爾蒙泰爾(Marmontel)學鋼琴,隨居羅(E. Guiraud, 1837-1892)學作曲。1885年以清唱劇《浪子》(L`Enfant Prodiques)獲羅馬大獎,前往羅馬進修,但因不滿羅馬之學習環境,1887年返回巴黎,與印象派的畫家及詩人交往。他早期曾受柴科夫斯基(P. Tchaikovsky, 1840-1893)和華格納(R. Wagner, 1813-1883)的影響。1889年他在巴黎世界博覽會中,聽到印尼甘美朗音樂後,引發出實驗新和聲的想法,開始探索和聲的...
加羅塔,尚可露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法國現代舞蹈家、編舞家。原本學習美術,畢業後才開始接觸舞蹈。他為了加強自己的舞蹈技巧,在1978年到1979年間,特別到紐約「肯寧漢舞蹈教室」學習。1979年回到法國創立「艾美杜布瓦舞團」(Emile Dubois)。同年以《熱情之夏》(Les sacrés étés)一舞獲得Bagnolet國際編舞大賽最佳舞蹈幽默獎。不久之後,他分別得到格勒諾布爾(Grenoble)和里昂(Lyon)文化部、亞維儂(Avignon)藝術節和巴黎「市立劇院」(Théâtre de la Ville)的贊助,成為官方推薦的法國現代舞領導人物之一,並常以文化代表的身分到國外演出。1986年,加羅塔成為法國...
M. Michel & I. Ginot《La danse au xxe siècle》1995、Jean-Marc Adolphe《Gallotta》1989.
吉馬特,伊馬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他是峇厘島的《托賓》(Topeng,假面舞)舞者,住在吉安雅(Gianyar)省的巴土安鎮(Batuan)。在那裡他成立了一個「托賓」舞團,這舞團表演特定的民俗傳說《Godogan》,它是關於有位公主嫁給青蛙仙子這個傳說的峇厘版本;此舞是用一種很特別的樂器伴奏,稱為geng gong,它很像猶太人的豎琴而能發出逼真的青蛙叫聲。吉馬特的舞團使用托賓面具「Topeng」來表演故事。《托賓》和《戰士舞》(Baris)提供了動作語彙,由小孩扮演的青蛙跳舞時輔以寫實的啞劇。
《Balinese Dance in Transition》。
鄧肯,瑪莉亞泰瑞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她是德裔美國籍的舞者,1896年生於德勒斯登(Dresden),原名Theresa Krüger。是伊莎朵拉鄧肯(Isadora Duncan)在柏林第一所舞蹈學校的學生,也是她的義女,常隨著鄧肯到各處巡迴表演。1921年離開鄧肯後,以瑪莉亞泰瑞莎之名開創自己的舞蹈事業,在1960年代達到事業高峰。名舞評家約翰馬丁(John Martin)讚賞她的舞蹈,富有純真的感情和極佳的音樂性,對音樂的敏銳度與肢體動作情感表達能融合為一體。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法羅蘇珊芭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於美國辛辛那堤,原名是Roberta Sue Flicker,是美國名舞蹈家。早期曾習舞劇於一間地方性芭蕾舞學校,後入美國芭蕾舞學院,1961年成為紐約市立芭蕾舞團一員,1965年獲升為獨舞者,當她在該舞團期間,已成為巴蘭欽(Balanchine)旗下超級芭蕾巨星,為巴蘭欽所編之作品中創立主角角色,計有《Movements for Piano and Orchestras》(1963),《Meditation》(1944),《Don Quixote》(1965),《Variations》(1946),《Jewels》(1967),《Metastaseis and Phithoprakt...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DebraCraine & Judith Mackrell《The ozford Dictionary ofDance》2000.
鮑喬尤,巴爾札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義大利提琴家、作曲家兼編舞家,出生於巴黎,但生年不詳,僅依據記載於十六世紀初期,1587年卒於巴黎。曾於1555年率皮德蒙特斯樂團(Piedmontese Violinists)赴巴黎;該團原係服務於伯瑞廈克(Brissac)的馬瑞卡家族(Maréchal),由於布氏發揮其在宮廷內安排慶典之才能,迅速成就其以後之事業。成為凱瑟琳梅迪西(Catherine de´ Medici)皇后的私人隨從,他參與1572年之假面舞會《捍衛天堂》(Défense du Paradis)之演出;1573年籌辦《波蘭大使芭蕾》(Ballet aux ambassadeurs polonais)舞劇的演...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Debra Craine and Judith Mackrell《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Dance》2000.
苟欽寇,雷歐諾拉歐羅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她是菲律賓舞團(Filipinescas Dance Company)創辦人,此舞團從1930年代到1970年代曾到美國和歐洲巡迴演出,其舞蹈創作將民俗舞蹈轉化為現代表現的形式。她研究菲律賓民俗和民俗舞蹈的顛峰是在創作出一齣長篇作品《Filipinescas: Life, Legend and Lore in Dance》,它取材自許多菲律賓民俗舞和菲國歷史中的重要事件以及傳說。她被尊奉為「國家舞蹈藝術家」。
杜如瑞,尚弗朗索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法國舞蹈家、編舞家。生於亞維儂(Avignon)。從少年時起就對匹娜包許(Pina Bausch)的舞蹈藝術非常著迷。十六歲時,曾特地到德國參加包許的甄試,但因未成年而沒有錄取。1983年他再度到德國跟隨包許、馬西(Dominique Mercy)和祖霖(Hans Zulling)學習。回到法國後,他與孟尼耶(Mathilde Monnier)合組雙人舞團,常到紐約和哥本哈根等地演出,得到很高的評價。1988年,他決定自組舞團,獨立創作,成為法國新生代編舞家中的佼佼者。重要作品:《Pudique acide, 1984》-與Monnier合作、《Extasis, 1985》-與Monn...
Le Cenam《La danse en France》、Danse à Lille《Ellipses regards sur 10 chorégraphes contemporains témoignages sur une décennie de danse》1993.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