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59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鐘腰蜾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文名為漆鐘腰蜾蠃。別名為金剛蜾蠃。雌蟲體長20~23mm,雄蟲體長12mm。身體粗壯的中型蜾蠃,腹部第1節明顯比胸部窄,略呈鐘狀,第1~3節背板末緣略向上突起。身體色,略具光澤。黃色部位包含臉部唇基中間的寬縱斑、觸角間的點斑、觸角柄節、前胸背面一對小斑,以及前伸腹節下側角。六足色,跗節褐色,翅膀深褐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色完全暗。《恨海》第三回:「白氏張眼道:『甚麼時候了?』棣華道:『才斷不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四回:「東西搬完了,新屋子還沒拾掇清楚,那天氣已經斷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風水、選日子、定避諱所根據的書籍。《金瓶梅》第五九回:「徐先生看了書:『請問老爹,明日出去,或埋或化?』」也稱為「陰陽祕書」。
黃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urema laeta punctissima (Matsumura, 1909) 端黃蝶 Eurema laeta punctissima (Matsumura, 1909) 端黃蝶又稱角翅黃蝶。本種為中小型蝶類,成蟲展翅寬約35-40 mm。成蟲前翅端角略尖,後翅近扇形,雌蝶前翅較雄蝶寬。雄蝶翅黃色,前翅端角及部分前緣跟外緣具褐色斑紋。翅腹面淺黃色具黃褐色斑點,後翅斑點數量較前翅多。雌、雄蝶翅之斑紋相似。 雌蟲產卵於寄主植物上,卵為白色梭形。本種幼蟲取食豆科的大葉假含羞草、美洲含羞草、假含羞草等寄主植物之嫩葉。幼蟲頭部色、身體黃綠色。老熟幼蟲在寄主植物枝條或附近植物枝葉間化蛹,蛹...
暗反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光性材料,因高溫高濕或存放過久,雖存暗之處,並未曝光,也產生有如曝光一樣之反應稱之。
喉嚮蜜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Indicator indicator
體長20公分。喙粉紅色,喙基至眼、喉褐色,眼下方有一白色斑紋,背部棕色,翼上有白色細紋,腹部棕白色。雌鳥色澤較淡偏褐色,幼鳥喙色,腹部黃褐色。
分布於非洲西部、南部以及亞洲東南部,其中包括賽內加爾、衣索比亞、喜馬拉雅山脈、婆羅洲、蘇門答臘。
棲息於樹林、樹木零星分布的開闊地。多單獨活動,但常會和其他鳥類混群覓食。身上的色澤不明顯,平時也不常叫,因此不容易被察覺。發現蜂窩的時候,會拍動尾羽製造聲響來吸引人類、蜜獾、狒狒的注意,然後在一旁安靜地等待這些「助手」將蜂窩打破,再飛下來覓食蜜蠟和蜜蜂幼蟲。其消化系統內具有一種特殊的細菌可以幫助其分解蜜蠟。求偶時雄鳥會在棲枝上鳴唱,該棲枝會被重複使用好幾年。寄生性,托卵對象為其他築巢洞的鳥類,如啄木鳥、擬啄木及食蜂鳥等,剛孵出來且還看不見的幼雛便會利用勾狀的喙去攻擊寄主的幼雛致死,以獨佔寄主親鳥提供的食物。
鳥綱(Class Aves)
鴷形目(Order Piciformes)
嚮蜜鴷科(Family Indicatoridae)
星紫胸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tethojulis bandanesis (Bleeker, 1851)
體延長,側扁;成魚的胸鰭基部上方有一紅色區,上半體為藍紅色,下半體為白色,中間具藍縱線至尾鰭,背鰭基底亦有1藍縱線;體長可達15公分。
西太平洋。
棲息於珊瑚礁區的肉食性魚類。
供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隆頭魚科(Family Labridae),Wrasse Fishes
尾海豬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側扁;眼間隔稍突。口端位,稍傾斜;上頜達前鼻孔下方;齒錐狀或尖狀,上下頜各具 4與 2犬齒。除眼後上方外,頭部無鱗。D. IX, 12;A. III, 12;P. 14;L.l. 27+1;G.R. 17-20;背鰭棘部尖硬,後部較前部高;背鰭與臀鰭軟條後部尖形;腹鰭第一棘稍延長;尾鰭圓形。幼魚藍綠色,頭及體具許多黃色的平行細縱紋,背鰭中央及前方、及尾鰭基各具一鑲藍邊的斑。成魚體藍綠色,體上半部具五條不明顯的褐色橫帶,身體前半部及頭部具紅色的水平縱紋,體側眼斑漸消失,背鰭及臀鰭黃色具紅色縱紋,尾鰭具弧型的紅紋。
細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elanonus gracilis (Günther, 1878)
體延長而側扁,後部漸細,至尾部時很細。上頜延伸至眼之後緣。上下頜、鋤骨及腭骨均具絨毛狀細齒。體被細小的櫛鱗。背鰭連續,軟條67~72;臀鰭亦長,軟條52~54;胸鰭胸位,軟條11~13;腹鰭軟條5~7;尾鰭退化而呈細小狀。體呈暗色,頭部具許多褐色平行的小稜脊。最大體長可達30公分,一般皆在18~30公分之間
南大西洋、南太平洋智利附近及南極洋等水域。
是鱈目中棲息深度較深的魚種,棲息深度已知是在150~3,613公尺之間。生態習性仍需進一步研究。
沒有經濟利用的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鱈形目(Order Gad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鱈科(Family Melanonidae),Melanonids,Pelagic Cods
守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部、前胸及腹部紅褐色,中、後胸腹板、翅鞘、觸角及腳色。體長:5.8~6.3 mm。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