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8.45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撓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夫。為清代官裡專門管馬的役夫。也稱為「馬牌子」、「馬牢子」。
駕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帝王出行時儀仗隊中的寶座。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故事一》:「正法座,香木為之,加金飾,四足,墮角,其前小偃,織藤冒之。每車駕出幸,則使老內臣馬上抱之,曰:『駕頭』。」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二:「駕頭,舊以一老宦者抱繡裹兀子于馬上,高廟時猶然。今乃代以閤門官,不知自何年始也。」
沒頭腦官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頭緒、不明不白的官司。《警世通言.卷一九.崔內白鷂招妖》:「一夜從那裡去來?今日若不見內,我們都打沒頭腦惡官司。」也作「沒頭官司」、「沒頭公事」、「無頭官事」。
挨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次一戶接著一戶。《文明小史》第一一回:「首縣心上甚是著急,設或被眾人戕害了性命,那卻不了。立刻傳地保率領役,挨戶去尋。」
杖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犯法被判杖刑的人,以錢買通執刑的役,在杖責時使棍端著地,只有棍子中間著肉,使受刑者減輕挨打的痛楚。這種賄賂的錢,稱為「杖錢」。《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只為心裡不打點,未曾用得杖錢,一個個打得皮開肉綻,叫喊連天。」
喊堂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門裡官吏升堂或下堂時,差役吶喊,稱為「喊堂威」。《老殘遊記》第一八回:「凡官府坐堂,這些役就要大呼小叫的,名叫『喊堂威』,把那犯人嚇昏了,就可以胡亂認供了。」也稱為「報喏」。
門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縣門前的差役。《三國演義》第二回:「玄德幾番自往求免,俱被門役阻住,不肯放參。」
廳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署的管事小吏。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九.顧覓人力》:「又有府第宅舍內諸司都知,太尉直殿御藥、御帶,內監寺廳分,顧覓大夫、書表、司廳子、虞侯、押審、門子等人。」宋.曾乾曜〈醜奴兒.驀地廝看時〉詞:「氣岸昂昂因權縣,廳子叫道,宣教請後,有無限威儀。」
灰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燒石灰的窯戶人家。《金瓶梅》第三五回:「那灰不打緊,我明日門裡,分付灰戶,教他送去。」
龍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署、學校、寺廟等地方設立的木製牌位。上面寫著皇帝萬歲萬萬歲的字樣,為行禮時用。也稱為「萬歲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