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1.85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哨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刺探敵情的騎兵。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二折:「當日天色又昏暗,刮著大風,下著大雨,早是趕不上大隊,又被哨馬趕上,轟散俺子母兩人。」《三國演義》第四一回:「忽哨馬報說:『曹操大軍已樊城。』」
流沙墜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羅振玉、王國維合著,共三冊。為根據法人沙畹書中照片,選錄斯坦因在敦煌等地盜掘的簡牘、紙片、帛書等,共五八八枚。大部分為漢簡。全書以戍叢殘部分數量最多也最重要。另「補遺」選錄斯坦因在尼雅盜掘的晉初木簡,「附錄」為日人橘瑞超在羅布淖爾盜掘的簡牘、紙片。
求賢用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徵求賢能,任用才士。元.白樸《博望燒》第二折:「兄弟,俺求賢用士哩,你依著師父出去。」也作「求賢下士」。
養小防老,積穀防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撫養小孩,以防備年老時無人奉養;積穀物,以防備饑荒時無糧可吃。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三折:「養小防老,積穀防饑。妾雖女子,亦盡孝也。」也作「養子防老,積穀防飢」。
一將守關,萬夫莫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將領守住關隘,萬人皆無法破關而入。《三國演義》第八六回:「曹真兵出陽平關,趙子龍拒住各處險道,果然『一將守關,萬夫莫開』。曹真兵於斜谷道,不能取勝而回。」
塢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防禦用的土牆、土堡。《後漢書.卷八七.西羌傳.東號子麻奴傳》:「又於扶風、漢陽、隴道作塢壁三百所,置兵,以保聚百姓。」《周書.卷三六.段永傳》:「時有賊魁元伯生,率數百騎,西自崤潼,東至鞏、洛,屠陷塢壁,所在為患。」
拒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把守邊關。《後漢書.卷三一.杜詩傳》:「如此,緣邊戍之師,競而忘死;乘城拒塞之吏,不辭其勞。」
打談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的說書人。明.劉元卿《賢奕編.沈多憂》:「沈子偕友人入市,聽打談者說楊文廣圍困柳州城。」也作「打啖的」。
梯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雲梯和衝車。古代攻城的器具。《後漢書.卷七三.公孫瓚傳》:「袁氏之攻,狀著鬼神,梯衝舞吾樓上,鼓角鳴於地中。」北周.庾信〈詠懷詩〉六首之五:「梯衝已鶴列,冀馬忽雲。」
火葫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內裝火藥的引火物。因形似葫蘆,故稱為「火葫蘆」。元.無名氏《博望燒》第二折:「你向那博望城多准備著火葫蘆。你與我先點著糧車,後燒著窩鋪,您四下裡火箭一齊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