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南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唐代的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均在皇宮南面,故稱為「南司」。《舊唐書.卷一六七.宋申錫傳》:「會內官馬存亮同入,諍於文宗曰:『謀反者適宋申錫耳,何不召南司會議。今卒然如此,京師企足自為亂矣。』」
開羅宣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美英三國於西元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在開羅會議後發表的宣言。主要內容為日本須放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侵占的太平洋島嶼,滿洲、臺灣、澎湖交還中華民國,朝鮮在適當時期內獨立。
和平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三二年,維也納萬國和平會議決定,以每年五月十八日為和平日。
國家永續發展論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配合政府永續發展之施政目標,匯集社會各界之共識,由行政院經建會成立的討論園地。「永續發展」觀念係由聯合國布倫特蘭委員會(Brundtland Commission)於西元一九八七年所提。基本內涵為「能滿足當代的需要,而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要的發展」。該觀念提出後,即成為世界各國及國際性組織在面對全球環境變遷及環境問題的最高指導原則。經建會成立「國家永續發展論壇」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個公共參與的場所,讓產官學各界,將其對永續發展之相關議題經過公開、廣泛的討論,產生交集、建立共識,並勾勒出適合我國國情及符合國際趨勢的永續發展政策綱領,提供政府在國家發展會議及未來研擬政策與措施之參考。
閣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閣會議。如:「國家大事交由閣議。」
證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明事實所援引的證據。《北史.卷四三.刑巒傳》:「每公卿會議,事關典故,邵援筆立就,證引該洽。」
表決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與表決議案的權利。如:「這次參與會議的每一位代表,都具有表決權。」
大議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國威廉一世於西元一○六六年征服英格蘭後,將賢人會議改制成大議會。參議的人限貴族王侯、教士等。一年開會三次,有修訂法律、政策裁決等司法權。
檢討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檢討某特定事項所召開的會議。如:「警方針對此次演習召開檢討會。」
門檻條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比例代表制下,政黨在選舉時必須獲得一定比率以上的有效選票,或滿足其他條件時,才能依得票率分配國會議員席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