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93.7535 ms
共 8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冷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寒氣逼人。宋.張來〈余向集賢殿試罷寓居京師追記春睡〉詩:「東風冷峭著衣寒,雲影陰沉美睡天。」
|
強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直硬頸項。形容秉性剛直,不肯低頭屈服。《後漢書.卷五十四.楊震傳》:「帝不悅曰:『卿強項,真楊震子孫。』」《聊齋志異.卷十.席方平》:「或勢逼大僚,而有志者亦應強項。」
|
心非口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適的對象,遇上這種人,就是路上偶然相遇,也可以傳給他。如果口中說的一套,心思卻充滿邪念的人,縱然把我逼死,我也不會傳的。」但程偉並沒有就此放棄,仍是苦苦相逼,結果把妻子逼瘋而死。此處原文中的「口是而心非者」,指的是口中說一套,心中卻是充滿邪念的人。另外在《抱朴子.內篇.微旨》亦見「口是心非」一語,原文內容則是表述某些人不做善事,喜好殺戮,而且嘴裡說的是一套,心裡想的又是另外一套。這些都是種罪過。後來「口是心非」演變為成語,就用來形容心裡想的和嘴上說的不一致。
|
遊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遊動不定。《宋書.卷八六.劉勔傳》:「虜圍逼汝陰,遊魂二歲,為張景遠所挫,不敢渡淮。」
|
死有餘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獄官太過草率不人道,因為他們一方面害怕執法有過失受到處分,一方面為了順利結案,於是對捉到的疑犯行刑逼供,受不了刑求的疑犯只得勉強認罪。以這種不當手法取得的供詞,即使最後是由咎繇來斷案,也會認為人犯實在罪惡深重,連死都不足以抵罪。因此,他期望宣帝能夠聽取各方諫言,廢除嚴苛的刑罰,讓天下回歸太平。「死有餘辜」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形容罪惡深重,死都不足以抵罪。
|
格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風格氣韻。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昌花寫生逼真,而筆法輭俗,殊無古人格致,然時亦未有其比。」
|
也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407~1454)明蒙古瓦剌部人。繼其父脫懽為蒙古丞相,稱太師,專擅國政,屢犯明朝邊境;土木堡之役,擊敗明兵,俘虜英宗,更進逼京師,後敗於于謙,始請和並送英宗歸,後殺其可汗脫脫不花,自稱大元天聖可汗。恃強驕恣荒於酒色,為其部下所殺。也稱為「額森」。
|
回山倒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排山倒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排山倒海」原作「迴山倒海」。袁山松,東晉陳郡陽夏人。少有才名,博學能文,在他寫的《後漢書》中,有一段記載東漢最後一位皇帝獻帝的事蹟。獻帝在位三十一年,起初受制於董卓,後曹操以援救漢室之名討伐董卓。接著曹操迎接獻帝至許昌,從此曹操便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得勢後,漸次削弱諸雄的權力,手握國家大權,他架空獻帝,勢力日漸強大,以「迴山倒海」般的巨大力量,把政權移轉到自己手中。袁山松認為,曹操以仿效堯、舜禪讓的美名,逼獻帝授權,實為竊國,與盜賊無異,毫無仁義可言。後來「排山倒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力量巨大,氣勢壯闊。
|
寄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積貯。宋.文天祥〈正氣歌.序〉:「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