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015 ms
共 7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跂行喙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喙,鳥獸尖長的嘴。跂行喙息指以足行走、用喙呼吸的動物。亦泛指鳥獸。《淮南子.原道》:「跂行喙息,蠉飛蠕動。」《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傳》:「舟車所至,人跡所及,跂行喙息,咸得其宜。」
|
並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時出現、同時存在。漢.班固〈公孫弘傳贊〉:「群士慕響,異人並出。」南朝梁.沈約〈恩倖傳論〉:「郡縣掾吏,並出豪家,負戈宿衛,皆由勢族。」
|
費半功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事半功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戰國齊人公孫丑是孟子弟子,他曾經問孟子:「如果夫子掌握齊國大權,可以建立和管仲、晏嬰那樣的功業嗎?」孟子不願意被拿來和管仲相比,認為幫助齊國統一天下是件很容易的事。比起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現今的齊國不但國土廣大,而且人民眾多,加上以王道來治理天下的聖明君主很久沒有出現,以致人民長久處在暴政之中,他們心中渴望施行仁政的程度和「肚子餓的人只求吃飽,口渴的人只求解渴」一樣。所以齊國若在此時施行仁政,將正應驗孔子說的:「德行流傳的速度,比驛馬傳達命令還快。」而人民心裡喜悅的程度,會就像脫離兩腳被綁住倒掛的困境一樣。這和古時候的人相比,只要花費一半的心力,就...
|
波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搖、不穩定。《後漢書.卷一三.公孫述傳》:「方今四海波蕩,匹夫橫議。」《文選.劉琨.勸進表》:「齊人波蕩,無所繫心,安可廢而不恤哉?」也作「波盪」。
|
枉轡學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邯鄲學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秋水》有一段戰國時名家公孫龍和魏國公子魏牟的對話。公孫龍認為自己通達事理,博聞善辯。但當他聽到莊子的言論卻覺得困惑,無法理解,於是問魏牟是否是因自己的學識不足?魏牟則以為公孫龍像井底之蛙,見識淺薄,眼界狹小,所以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玄妙之處。就算花工夫去學習,也只能學得皮毛。因此勸公孫龍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到了最後不但不能學得莊子的學問,反而喪失了自己原有的學問,就像戰國時燕國有位年輕人,因為羨慕趙國首都邯鄲人走路的姿態,所以前往學習。結果不但沒學成邯鄲人走路的美姿,連自己原來的步法都忘了,最後只有爬著回去。後來「邯鄲學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
|
偃旗臥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注解〕
(1) 雲︰趙雲(?∼西元229),字子龍,三國時常山真定人。初從公孫瓚,後歸附劉備。勇敢善戰,以忠勇著稱。封永昌亭侯,累遷鎮軍將軍,卒諡順平。
(2) 還:音ㄒㄩㄢˊ,隨即、立刻。
(3) 趣:同「趨」。
(4) 圍:戰事的包圍陣勢。
(5) 張著:三國蜀人,生卒年不詳。
(6) 沔陽:今陝西沔縣東南,因在沔水之陽而得名。
(7) 張翼:字伯恭,三國蜀人,生卒年不詳。官至綏南中郎將,建興年間因討伐劉冑有功,封為都亭侯,後為鍾會亂兵所殺。
(8) 偃:音|ㄢˇ,放倒。
(9) 蹂踐:踐踏。蹂,音ㄖㄡˊ。
|
度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年。《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一:「此時已是十二月天氣,滿生自思囊無半文,空身家去,難以度歲。」《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兩公子自從歲內為蘧公孫畢姻之事,忙了月餘,又亂著度歲。」
|
臥鼓偃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墮漢水中死者甚多。 〔注解〕
(1) 雲︰趙雲(?∼西元229),字子龍,三國時常山真定人。初從公孫瓚,後歸附劉備。勇敢善戰,以忠勇著稱。封永昌亭侯,累遷鎮軍將軍,卒諡順平。
(2) 還:音ㄒㄩㄢˊ,隨即、立刻。
(3) 趣:同「趨」。
(4) 圍:戰事的包圍陣勢。
(5) 張著:三國蜀人,生卒年不詳。
(6) 沔陽:今陝西沔縣東南,因在沔水之陽而得名。
(7) 張翼:字伯恭,三國蜀人,生卒年不詳。官至綏南中郎將,建興年間因討伐劉冑有功,封為都亭侯,後為鍾會亂兵所殺。
(8) 偃:音|ㄢˇ,放倒。
(9) 蹂踐:踐踏。蹂,音ㄖㄡˊ。
|
反掌之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易如反掌」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管仲使他的君主稱霸於諸侯,晏子使他的君主盛名遠揚。《孟子.公孫丑上》中記載了孟子對此事的看法。孟子的學生公孫丑問他說:「老師,如果您也在齊國執政,是否能振興管仲、晏嬰的功業?」孟子聽了說:「齊國是個大國,地廣人多,如能施行仁政,完成天下統一的王業,就像把手掌翻轉一下那麼容易,可是他們都沒有做到。」後來「易如反掌」這句成語,就孟子話中「由反手也」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到。
|
白帝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在今四川省奉節縣東白帝山。東漢初公孫述據此築城,自稱為「白帝」,故以為名。本為魚復縣城,其後歷為州、郡治所。城居高山,形勢險要。三國時蜀漢以此為防吳重地。劉備伐吳,為陸遜所敗,退居此城,後卒於城西永安宮。也稱為「白帝」。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