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84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扶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拄杖而行。《史記.卷一○三.萬石君傳》:「長子郎中令建哭哀思,扶杖乃能行。」也作「扶筇」。
投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俯伏在地。《聊齋志異.卷二.蓮香》:「李即投地隕,乞垂憐救。蓮遂扶起,細結生平。」
蘭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蘭心。唐.劉禹錫〈送春詞〉詩:「蘭蕊殘妝含露,柳條長袖向風揮。」
兒女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小兒女般牽戀難捨的情態。唐.韓愈〈北極贈李觀〉詩:「無為兒女態,憔悴悲賤貧。」《三國演義》第二四回:「帝謂妃曰:『卿於九泉之下,勿怨朕躬!』言訖,淚下如雨。伏后亦大哭。操怒曰:『猶作兒女態耶!』」
心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賞識、讚美。唐.丘為〈湖中寄王侍御〉詩:「晨趨玉階下,心許滄江流。」宋.陸游〈先少師宣和初有贈晁公以道詩偶讀晁公文集而足之〉詩:「遠聞佳士輒心許,老見異書猶眼明。」
列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出席者、在坐的人。晉.潘岳〈笙賦〉:「樂聲發而盡室歡,悲音奏而列坐。」南朝宋.謝靈運〈擬鄴中集詩.應瑒詩〉:「列坐廕華欀,金樽盈清醑。」
噭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小兒哭不止。《說文解字.咷字》清.段玉裁.注:「咷,楚謂兒不止曰噭咷。」
價等連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價值連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根據《韓非子.和氏》記載,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到一塊玉璞,奉獻給楚厲王,經玉工鑑定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為卞和騙他,於是砍去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獻上玉璞,結果玉璞仍然被鑑定為石頭,卞和又被砍去右腳。到了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玉璞在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哭得淚盡血,文王得知這件事,命玉工把玉璞剖開,得到一塊寶玉,於是將它琢磨成璧,命名為「和氏璧」。後來這璧被戰國趙惠文王輾轉得到,秦昭襄王聞知此事,就派使者送信給趙惠文王,表示願意以十五座城池換他的和氏璧。因為這十五座城區當是相連,所以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價值連城」,用來形容物品十分珍貴。
狐鳴狗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作惡偷盜或禍國殃民的人。《舊唐書.卷一七八.鄭畋傳》:「每枕戈而待旦,常血以忘餐,誓與義士忠臣,共翦狐鳴狗盜。」
引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咎自責。《書經.大禹謨》:「帝初于歷山,往于田,日號于旻天,于父母,負罪引慝。」唐.柳宗元〈唐故祕書少監陳公行狀〉:「天子加惠群臣而引慝焉,德之厚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