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6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古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鄰居。《水滸傳》第四回:「撞見一個京師古鄰,來這裡做買賣,就帶老漢父子兩口兒到這裡。」
|
〔古典學識研究報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典研究盛行於十九世紀。當時頗多教育家相信古典學識,如希臘文、拉丁文等的形式訓練價值,他們相信學習效果會遷移的理論。二十世紀初期,由於心理學研究的發達,使得美國教育界對於古典學科的教育價值,產生了正反二方的爭議。一九二四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出版〔古典學識研究報告〕,使得一些主張形式訓練學說的教育家,對學習遷移的理論有了新的心理學認識;對古典學科所形成的能力,諸如記憶力、推理力、意志力等必然會遷移的說法,採取了較為保留的看法。這項研究報告,無形之中使得維護古典學科教育價值的教育家,不得不修正他們原來的看法。
|
蒙古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舞種類名稱。清朝(1644∼1911)宮廷宴樂有九部,「蒙古樂」即其中之一。該樂係太宗(1626∼1643)平定察哈爾,獲其樂,列於宴樂,稱「蒙古樂」。該樂演奏形式有笳吹與番部合奏。笳吹演奏者有:胡笳一、箏一、胡琴一、口琴一、司章四人,均著蟒服,立丹陛旁。番部合奏者有:雲鑼一、簫一、笛一、管一、笙一、箏一、胡琴一、琵琶一、三絃一、二絃一、月琴一、提琴一、軋箏一、火不思一、拍板一。演奏者亦均著蟒服,立丹陛旁,與笳吹一班同入。一叩,跪一膝,奏蒙古樂曲。曲目皆為掇爾多密之樂。
《清史稿.樂八》。
|
巴古葉舞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於1980年由多明尼哥.巴古葉(Compagnie Dominique)組成的,他自小即接受古典芭蕾的訓練,並曾擔任「日內瓦劇院芭蕾舞團」(Ballet du Grand Theater de Geneva)及貝嘉(Maurice Bajert)「二十世紀芭蕾舞團」重要舞者。及後至美國追隨現代舞大師,包括卡洛琳.卡森、彼德.高斯、珍妮佛.慕勒、摩斯.肯寧漢等學習現代舞。舞團成立後不久,巴古葉即擔任蒙特披里國際舞蹈節藝術總監,1988年,巴古葉更應德國「歐羅巴林劇場」邀請至柏林編創《柏林舞品集》(Les Petites Pieces de Berlin),自此其編舞能力在歐洲備受肯定;舞團...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節目單1989。
|
千古未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古至今未曾聽過的事物。《紅樓夢》第一回:「此事說來好笑,竟是千古未聞的罕事。」
|
玩古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益古演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元李冶撰,三卷,是中國古代的算學書。所列圖解,方法簡易,文辭淺顯,便於初學。
|
古氏棘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約7 ~ 10 mm。背甲之頭部中央有一縱溝,頭部後端於縱溝兩側各有一丘狀突起為背甲之最高點;背甲後半則明顯低平。腹部堅硬,寬大於長,邊緣具有三對硬棘,其中以第一棘最小,第二、三棘同大。各棘呈圓錐形,由基部向外逐漸尖細,無明顯的乳頭狀基座。體色多變異,背面一般為黑或黑褐色,腹部有左右對稱之大白斑,使得蜘蛛腹部背面呈現黑白相雜之體色,但在各棘均為黑色。雄蛛體長約4 mm,腹部前端圓弧形,後端截平狀,各棘不明顯,僅在後側方各有一個突起。
【習性】
古氏棘蛛廣泛分布於臺灣各地中、低海拔山區和平原,以低海拔山區最為...
|
〔蘿軒變古箋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蘿軒變古箋譜〕,明吳發祥編繪。發祥號蘿軒,南京人,居天闕山下。時人稱他為「恂恂儒者,學極淵博,日手一編不倦」。這部箋譜是中國現今存世最早的兼用餖版、拱花二法彩色的箋譜,印成於明天啟6年(1626),比十竹齋箋譜的出品早18年。
中國信箋的製作,在明代隆慶、萬曆以前,都屬於樸拙型。萬曆中葉以後因套版印刷技術的發展,開始趨於鮮華,而用彩色套印,到了末年而盛行。吳氏更予改進,兼用餖版、拱花兩種技法印成此譜。因由樸拙而改趨艷麗,故名曰「變古箋譜」。全書兩冊,上冊凡畫詩20幅,筠藍、折贈、琱玉3類各12幅,飛白、博物2類各8幅,鬥草16幅,附雜稿2幅;下冊凡選石12幅,遺贈、僊靈、代步3... |
矮古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眨)身材短小的人。例:該矮古董盡有學問。(那個矮子很有學問。)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