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殫精覃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要更換折斷的欄杆,成帝命人將其保留,用以表彰這位忠貞剛直的臣子。白居易藉此事讚美皇上有納諫之心,更明言臣子有直諫之務,故云:「賤臣得不有犯無隱,以副陛下納諫之旨乎?殫思極慮,以盡微臣獻言之道乎?」意指皇上既有納諫的心,為人臣者當然一定要竭盡心力地提供建言,不可有所隱瞞。後來「殫精竭慮」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竭盡精力與思慮。
老龜煮不爛,移禍於枯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三國時有人獻大龜于孫權,孫權命人烹煮,燒柴萬車,仍未煮爛。後諸葛恪獻言,用老桑樹當燃料,果真立即煮熟。故後來煮龜多用桑薪。見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諸葛博識》。比喻平白無故遭受連累。《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將李吉押赴市曹斬首,正是『老龜煮不爛,移禍於枯桑。』」
小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1)稱兄弟的兒子。唐.杜牧〈冬至日寄小姪阿宜〉詩:「小姪名阿宜,未得三尺長。」(2)在父執輩面前謙稱自己。《喻世明言.卷二.陳御史巧勘金釵鈿》:「老年伯請寬坐,容小姪出堂,同這起數與老年伯看,釋此不決之疑。」《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世叔恭喜回府,小姪就該來請安。」
畢力殫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要更換折斷的欄杆,成帝命人將其保留,用以表彰這位忠貞剛直的臣子。白居易藉此事讚美皇上有納諫之心,更明言臣子有直諫之務,故云:「賤臣得不有犯無隱,以副陛下納諫之旨乎?殫思極慮,以盡微臣獻言之道乎?」意指皇上既有納諫的心,為人臣者當然一定要竭盡心力地提供建言,不可有所隱瞞。後來「殫精竭慮」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竭盡精力與思慮。
且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例如、就好像。《喻世明言.卷一八.楊八老越國奇逢》:「且如宋朝呂蒙正秀才未遇之時,家道艱難。」《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一出》:「且如那貧女,屋裡姓王,喚做王有錢。只因父母喪亡,水火盜賊,害了家計。」
求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追求道術。唐.李商隱〈題僧壁〉詩:「捨生求道有前蹤,乞腦剜身結願重。」《喻世明言.卷一三.張道陵七試趙昇》:「趙昇一見真人,涕泣交下,叩頭,求為弟子。真人已知他真心求道,再欲試之。」
支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處置、應付。《喻世明言.卷四.閒雲菴阮三償冤債》:「尼姑支分完了,來陪夫人小姐前後行走,觀看了一回,纔回到軒中喫齋。」
調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挑撥是非,蓄意作弄。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三折:「你看天色已晚,前後無人,我直跟到這羊圈根前,吟兩句詩,調發此人,看他說什麼?」《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兀誰調發你來廝取笑!且饒你這婆子,你好好地便去,不打你。」也作「調犯」、「調泛」、「挑泛」。
行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佛的儀式。始於南北朝,燃香燻手,或以香末散行;唐以後則為持香爐繞行道場或街市。至明清時則指官吏上任或遇朔望時,入廟焚香叩拜的儀式。《喻世明言.卷一九.楊謙之客舫遇俠僧》:「本縣雖與宣尉司表裡,衙門常規,長官行香後,先去看望他,他纔答禮,彼此酒禮往來。」
大難不死,必有後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歷經大災難而不死的人,日後必能享大福。《喻世明言.卷二一.臨安里錢婆留發跡》:「所以說:『貴人無死法。』又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祿。』今日說錢公滿意要溺死孩兒,又被王婆留住,豈非天命?」也作「大難不死,必有厚福」。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