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39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昏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早晚、朝夕。《南齊書.卷七.東昏侯本紀》:「干戈鼓譟,昏曉靡息。」南朝陳.徐陵〈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若夫聽采民訟,昏曉必通,召引軒櫺,親辯決。」
背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戲曲中的旁白。也作「背弓」、「背」。
愛人好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惜人才、賢士。《三國志.卷三二.蜀書.先主備傳》:「聖姿碩茂,神武在,仁覆積德,愛人好士,是以四方歸心焉。」也作「愛才好士」。
比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步,並駕齊驅。三國魏.曹植〈責詩〉:「超商越周,與唐比蹤。」晉.左思〈魏都賦〉:「追亙卷領與結繩,睠留重華而比蹤。」
跋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歷、跋涉。《左傳.成公十三年》:「文公擐甲冑,跋履山川,踰越險阻。」
不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是很小。《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帝慰諭曰:『卿救朕,其功不小!』」
敕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告誡、警示。《漢書.卷四五.息夫傳》:「天之見異,所以敕戒人君,欲令覺悟反正,推誠行善。」唐.韓愈〈元和聖德〉詩:「敕戒四方,侈則有咎。」
褾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紙、布或絲織品為襯底,將書畫等裝潢起來。宋.蘇軾〈與子安兄書〉:「近購獲先伯父親寫謝蔣希魯及第啟一通,親褾背題跋。」也作「裱褙」。
拖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謝人奔走效力的話。元.無名氏《桃園結義》第二折:「量某有何德能,有勞君子,拖步至此也。」《西遊記》第一四回:「三藏身作禮相謝道:『多有拖步,感謝不勝。』」
千佛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在山東省歷城縣南,是境內名勝之一。山壁多鑿佛像,大小不下千餘,因而得名。相傳虞舜於此耕。也稱為「歷山」、「舜耕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