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6.2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體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知別人的苦衷而體諒他。《北史.卷三六.薛辯傳》:「帝欲進以名位,苦讓不受,帝亦雅相體悉。」
讚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詠讚頌佛教三寶的偈頌。《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三三:「又差二尼,能讚唄者,於日日中常持土屑及以淨水。」《宋史.卷二八七.李昌齡傳》:「每災異,聚緇黃,讚唄于其間。」也作「唄唱」、「唄讚」。
片語隻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短的文字。《明史.卷二八八.文苑列傳四.董其昌列傳》:「造請無虛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間,爭購寶之。精於品題,收藏家得片語隻字以為重。」清.葉燮《原詩.卷三.外篇上》:「俗儒欲炫其長以鳴於世,於片語隻字攻瑕索疵。」
山簡醉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山簡嗜酒,飲醉,醉後常倒戴頭巾騎馬,醉態可掬。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後以山簡醉酒形容醉酒及醉後的瀟灑姿態。
吳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281~1354)字仲圭,號梅花道人,元嘉興(今屬浙江省)人。為名畫家。富於詞藻,工畫,與黃公望、倪瓚、王蒙合稱為「元四大家」。尤長山水竹石,善用溼墨表現山川林木鬱茂的景色,筆力雄勁,墨氣沉厚,畫成自題詠,人稱其詩、書、畫為三絕。存世畫作有〈雙檜平遠〉、〈漁父〉、〈秋山〉等圖。繪有《竹譜》,又有《梅道人遺墨》一卷,係後人輯錄其詩和題跋而成。
鄰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鄰居。《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管輅》南朝宋.裴松之.注:「與鄰比兒共戲土壤中,畫地作天文。」《警世通言.卷四.拗相公飲恨半山堂》:「又走十餘里,到樹林之下。只有茅屋三間,並無鄰比。」
玩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玩味研習。《三國志.卷四九.吳書.士燮傳》:「官事小闋,玩習書傳。」
大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要刑案。《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張湯傳》:「是時上方鄉文學,湯決大獄,欲傳古義。」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先府君每決大獄,母攜兒立席前。」
直言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吏人有過,但用蒲鞭罰之,示辱而已,終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災異或見,引躬克責。每行縣止息亭傳,引學官祭酒及處士諸生執經對講。見父老慰以農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訓。人感德興行,日有所化。 〔注解〕 (1) 典:掌管、治理。 (2) 倉卒:指「急促匆忙」的情況。 (3) 遽色:神色張皇。〔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華嶠《後漢書.卷一.劉寬》(據《北堂書鈔.卷七四.設官部二六.太守》引)
張弓拔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開弓弦,拔出佩刀。形容武裝警戒的樣子。《漢書.卷九○.酷吏傳.嚴延年傳》:「賓客放為盜賊,發,入高氏,吏不敢追。浸浸日多,道路張弓拔刃,然後敢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