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壓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後。宋.楊萬里〈過霸東石橋桐花盡落〉詩:「紅千紫百何曾夢,壓尾桐花也作塵。」《紅樓夢》第三七回:「李紈道:『怡紅公子是壓尾,你服不服?』」
殊方異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地各種不同的事物。《文選.班固.西都賦》:「其中乃有九真之麟,大宛之馬,黃支之犀,條支之鳥,踰崑崙,越巨海,殊方異類,至于三萬里。」唐.王勃〈採蓮賦〉:「殊方異類,舞詠相錯,王公卿士,歌吹並作。」
重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層層的險阻。《文選.禰衡.鸚鵡賦》:「流飄萬里,崎嶇重阻。」《文選.潘岳.西征賦》:「躡函谷之重阻,看天險之衿帶。」
百口難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使有一百張嘴也難以辯解。《花月痕》第三回:「這薄倖兩字,我也百口難分,只是事既無成,萬里片語,徒勞人意。」
波平風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平浪靜」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風平浪靜」是無風無浪的意思。宋代文人楊萬里的〈泊光口〉詩:「風平浪靜不生紋,水面渾如鏡面新。」意思即是:無風無浪的天氣,水面上沒有半點波紋,簡直有如鏡面般光滑。元人鄭廷玉的戲曲《楚昭公》第三折:「今日風平浪靜,撐著這船,慢慢的打魚去來。」又明代小說《初刻拍案驚奇》卷八:「卿卿噥噥了一會,天色漸漸明了,那時已自風平浪靜,撥轉船頭望鎮江進發。」其中的「風平浪靜」皆為如此語義。明代大儒陸九淵《語錄》:「因提宮昨晚所論事,只是勝心。風平浪靜時,都不如此。」及清代小說《三俠五義》第八七回:「整頓飯食喫畢,已有掌燈之時,卻是風平浪靜,毫無動靜。」其中「風平浪靜...
漫上不漫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上位的人蒙蔽,而對下者無所顧忌。語出宋.江萬里《宣政雜錄》:「靖康初,民間以竹徑二寸,長五尺許,冒皮於首,鼓成節奏,取其聲似曰:『通同部』。又謂制作之法曰:『漫上不漫下』,通衢用以為戲云。」影射當時蔡京、童貫蒙蔽宋欽宗。也作「瞞上不瞞下」、「謾上不謾下」。
寅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潔身慎行,其心謹敬而清潔。語本《書經.舜典》:「夙夜惟寅,直哉惟清。」宋.楊萬里〈櫻桃〉詩:「天上薦新舊分賜,兒童猶解憶寅清。」
延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延頸矚目。比喻急切盼望的樣子。《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傳》:「今者百姓虛縣,萬里蕭條,闕職經時,吏人延屬,而三府選舉,踰月不定。」
病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因病受損的身軀,肢骨突顯。唐.李賀〈示弟〉詩:「病骨猶能在,人間底事無。」宋.陸游〈病起書懷〉詩:「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
旋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緩緩。唐.韓偓〈有矚〉詩:「晚涼閒步向江亭,默默看書旋旋行。」宋.楊萬里〈同主簿叔暮立〉詩:「旋旋前山沒,駸駸半臂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