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06.60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橫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鎮名。位於西省寶雞市眉縣境內東北部。北宋張載居此,世稱「橫渠先生」。
蒲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山西蒲州的劇種,清代稱山西梆子或山梆子。音樂以七聲徵調為格式,唱腔以梆子腔為主體,間雜小曲、崑曲。
大西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和內蒙古的一部分。如:「伐木、開墾毫無節制,是導致大西北沙漠化日益嚴重的主因。」
大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宋初年,川地區平民起義,領袖李順在成都所建政權的稱號(西元949~950)。
鬼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稱荒遠的國家。文獻上所指不一,有:(1)西戎。見《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2)周荊、楚之地。見惠棟《九經古義》。(3)今貴州之地。見清《一統志》。(4)今西省西北一帶。春秋時狄人居此,姓隗,隗即鬼也。見王國維《觀堂集林》。
九成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隋唐時的故宮。在西省麟游縣西,原為隋仁壽宮,唐太宗貞觀五年重修,以其所在山有九重,故改名為「九成宮」。
孔子廟堂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碑刻。為虞世南於高祖武德九年(西元626)所作。記述孔子後裔孔德倫為褒聖侯並重修孔廟等事。此碑書法筆力遒勁,碑體圓腴,為唐楷圭臬。後有二重刻本,一為本,一為城武本。
宣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任命或調遣官員的正式公文。《資治通鑑.卷二八二.後晉紀三.高祖天福六年》:「凝請密留空名宣敕十數通,付留守鄭王。」《金史.卷一三四.外國傳上.西夏傳》:「詔西宣撫司及沿邊諸將,降空名宣敕,臨陣立功,五品以下並聽遷授。」
充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充軍發配。《儒林外史》第三八回:「是廣東一個人充發到西邊上來。」《紅樓夢》第四回:「雨村又恐他對人說出當日貧賤時的事來,因此心中大不樂意。後來到底尋了個不是,遠遠的充發了他纔罷。」
右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右,漢代三輔之一。漢武帝時以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為三輔。因地在京兆尹之西,故稱為「右輔」。今在西鳳翔。唐.韓愈〈石鼓歌〉:「故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量掘臼科。」唐.李商隱〈行次西郊作一百韻〉:「右輔田疇薄,斯民常苦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