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代越庖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越俎代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上古時候的許由是個有名的高士,莊子在〈逍遙遊〉中對他極為推崇。據說,堯到晚年時想讓位給許由,可是他卻堅不接受,並且說:「你已經將天下治理得非常好,難道現在我會為了外在的虛名來取代你嗎?小鳥在林中築巢,不過佔了一根樹枝;偃鼠到河邊喝水,也不過喝到肚子飽。你回去休息吧!我要這麼大的天下做什麼呢?縱使廚師不下廚,主祭人也不能因此越過禮器,代替廚師去烹煮食物。」後來「越俎代庖」這個成語,就從許由所說的「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ㄗㄨㄣ ㄗㄨˇ)而代之矣」這句話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踰越職分代人辦事。
下大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古時大夫分上、中、下三等,等級最低的稱為「下大夫」。《論語.鄉黨》:「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唐.韓愈〈爭臣論〉:「問其祿,則曰:『下大夫之秩也。』」
校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操練兵馬或比賽競技的場所。唐.李濯〈內人馬伎賦〉:「始爭鋒於校場,遽寫鞚於金埒。」也作「較場」。
渾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古時的賭博。以六個或八個銅錢擲地,若都是正面或背面,稱為「渾成」。《醒世恆言.卷三四.一文錢小隙造奇冤》:「怎的樣攧錢?也有八個六個,攧出或字或背,一色的謂之渾成。」《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四:「沒心沒想的拋下去,何止千撲,再撲不成一個渾成來。」也稱為「渾純」。
舍本問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捨本逐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捨本逐末」原作「舍本事末」。「舍本事末」之「本」,原指農事。古時候以農立國,故以農業為本業,以工、商為末業,所以「舍本事末」是指人民不務農而從事於工、商。《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一文,講的是當時的農業政策。力陳人民務農對國家的影響,直指人民從事農業就會因生產富足而不肯輕易遷徙。不務農而從事工、商,則農作物產量減少人民就會輕易遷徙,無心安居故土。且民捨本而事末,會變得好耍小聰明狡滑多詐,善於玩弄法律,顛倒是非。後來「捨本逐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另外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
都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主持學舍的人。
借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詩文中的對仗方式。可分為兩類:一、借音為對。如唐朝孟浩然的〈裴司士員司戶見尋〉詩「廚人具雞黍,稚子摘楊梅」中「楊」借「羊」音與「雞」對;劉禹錫的〈陋室銘〉「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中「鴻」借「紅」音與「白」對。二、借義為對。如唐杜甫的〈曲江〉詩二首之二「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詩中「尋常」義為平常,但古時八尺為尋,倍尋為常,故以其長度單位義與數字「七」、「十」相對。
交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列國為彼此取信,而互相交換人質。《左傳.隱公三年》:「故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後漢書.卷一二.彭寵傳》:「又南結張步及富平、獲索諸豪傑,皆與交質連衡。」
百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時一縣的轄區約百里,後轉稱縣宰為「百里」。《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傳.仇覽傳》:「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
白話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體名。中國近代流行的一種詩體,流行於五四運動後,其特色除以白話為主外,也不遵守平仄、協韻的格律,完全不同於古時作詩的體例規則。頗為自由、活潑。也稱為「現代詩」、「新詩」。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