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3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成敗興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功失敗與興盛衰廢。漢.荀悅《漢紀.卷二五.成帝紀二》:「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明成敗興廢,然後知秉要持權,故尚無為也。」宋.朱〈牧齋記〉:「古今之成敗興廢之故,考之有不得其詳矣。」
心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世世代代相傳的學說或學問。如朱的十六字心傳。
近思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宋代朱、呂祖謙合編,十四卷。係掇輯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論學語之切於日用者而成,為性理書之祖。宋葉采作集解,清茅星來、江永各有集注。
寫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謄清寫定。宋.朱〈答蔡伯靜書〉:「參同定本納去,可便寫白。」
病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癒之後。宋.朱〈和劉叔通懷游子蒙之韻〉:「病餘我更無憀賴,勉為風懷一賦詩。」宋.陸游〈新涼書事〉詩:「病餘已覺身如寄,醉裡卻憐心尚孩。」
言行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載名賢嘉言懿行的書。如朱的名臣言行錄。
隨症用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對症下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朱子語類》一書載:宋儒朱的門人亞夫問何謂「克己復禮」,朱回答:現在的人只會說要克制私欲,嚴格要求自己,卻不去實踐禮義,於是失去準則,使得禮法大亂。聖人孔子就說得很明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用禮作為克制和實踐的標準,就是捉到病根,針對症狀開方用藥。後來「對症下藥」這句成語可能從這裡的「對證下藥」演變而出,用來指針對病症開方用藥。亦用來比喻針對癥結所在,做有效的處理。《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記載了一個實例,可以助我們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府吏兒尋和李延一起來找名醫華佗看病,他們兩個人都頭痛身體發燒,症狀相同。華佗...
順之者成,逆之者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從者得獲成功,違逆者必定失敗。宋.朱〈答陳同甫書〉:「然區區鄙見,常竊以為亙古亙今只是一體,順之者成,逆之者敗,固非古之聖賢所能獨然。」
畏天恤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敬畏上天,愛護百姓。宋.朱〈辭免進職奏狀一〉:「既閔然有畏天恤民之誠,而聖訓丁寧又無非惻憺焦勞之實。」也作「畏天愛民」。
小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的非正式官報。宋.朱〈答蔡季通書〉:「適見小報,元善已得浙江提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