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743 ms
共 10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拖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拖延。元.關漢卿《雙赴夢》第三折:「不殺了賊臣不講和。若是都拿了,好生的將護,省可里拖磨。」
|
馬躍檀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時,劉表請劉備到襄陽赴宴,準備加害於他。劉備得知,於是託辭逃出,騎馬至檀溪時,後面追兵已到,劉備情急之下,乃鞭馬一躍而過檀溪的故事。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一齣:「抵多少雞唱函關,馬躍檀溪。」
|
林則徐禁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清朝內部對鴉片的態度分維弛禁說和嚴禁說兩派。最後,嚴禁說獲得勝利。道光帝派林則徐以欽差大臣的身分赴廣州查禁鴉片。林則徐已停止貿易的強硬手段命令英國商交出鴉片,並要英商寫切結書,表示今後不再走私鴉片,否則物沒官,人正法。林則徐雖因此強迫英商今後不再走私鴉片,並交出鴉片兩萬箱,加以焚毀,卻引起了中英之間的衝突。英國貿易商認為林則徐以非法手段沒收他人所有物,對林則徐加以嚴厲批評。當然,這是中英間對「所有」權的觀念不同而致。後又因英國水手打死中國村民林維喜,引起了中英間的審判爭議。林則徐認為犯人在中國境內行兇,當以中國政府...
|
危言正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直的言論,嚴肅的態度。唐.陳子昂〈諫靈駕入京書〉:「故有非常之策者,必待非常之時;有非常之時者,必待非常之主。然後危言正色,抗議直辭,赴湯鑊而不回。」宋.曾鞏〈范貫之奏議集序〉:「公為人溫良慈恕,其從政寬易愛人,及在朝廷,危言正色,人有所不能及也。」
|
驚風駭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驚濤駭浪」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驚濤駭浪」原作「驚波駭浪」,出自於三國魏時王粲的〈浮淮賦〉。〈浮淮賦〉內容主要描述軍隊出征的壯盛場景,其中「凌驚波以高鶩,馳駭浪而赴質」二句的意思是說:出征的戰船,凌駕於高起的浪頭上,奔馳於洶湧的波濤中,勇往直前地奔赴戰場。句中的「驚波」與「駭浪」,就是指極為凶猛激烈的波浪。後來「驚濤駭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猛烈的波浪,如宋.陸游〈長風沙〉詩:「江水六月無津涯,驚濤駭浪高吹花。」此外,亦可引申用來比喻險惡的環境,如:「老王的閱歷豐富,不知經歷多少驚濤駭浪。」
|
長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達官貴人。《文選.江淹.雜體詩.陸平原》:「朱黻咸髦士,長纓皆俊人。」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賜浴皆長纓,與宴非短褐。」
|
伊能嘉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伊能嘉矩(いのう かのり( Inō Kanori) 1867~1925),著名的日本歷史學、人類學者。 生平伊能嘉矩,字朋卿,別號梅陰、蕉鹿夢,日本岩手縣遠野市人。從小喜歡閱讀漢學、歷史書籍,23歲赴東京,在出版業上班,開始對人類學產生興趣。3年後伊能嘉矩加入東京人類學會,師從坪井正五郎(1863~1913);為了了解鄰國,也開始學習中文、韓文。(註1)明治28年(1895)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割臺,伊能嘉矩自願向日本當局請求前往臺灣,最後以以陸軍省雇員的身份來臺。來臺後他隨即與田代安定(1857~1928)組織「台灣人類學...
|
中州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少子化之環境下,國內的大學更需強化整體競爭力,才能永續經營穩健發展,本校將在既有的辦學基礎上,全力以赴,期能以「中州科技大學」嶄新面貌,為國家培育具實務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優質技職人才為目標。 參考資料http://www.ccut.edu.tw/adminSection/ccut_index/firstPage_UST.asp
|
於梨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間其創作於夏濟安《文學雜誌》、《自由中國》、《現代文學》、《文壇》等刊物發表。一九五三年大學畢業,赴美留學,次年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新聞系。一九五六年獲碩士學位,同年用英語寫成的短篇小說《揚子江頭幾多愁》獲米高梅電影公司在該校設立的文藝獎第一名。一九六一年開始用中文寫作。次年寫成長篇小說《夢回青河》,回臺灣探親時即在《皇冠》雜誌連載,並在電臺「小說選播」節目中播出,於一九六三年出版。返美後筆耕不輟,一九六七年代表作《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出版,獲嘉新文藝獎小說獎。被譽為「無根的一代」文學代表作。一九六八年起在紐約州立大...
|
他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鄉。[例]許多人為了找尋出路,只好離鄉背井,遠赴他方。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