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76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下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落筆書寫或畫圖。[例]經過再三思索,他才下筆為文。
迷而知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迷失正道而及時覺察,回歸正途。比喻知錯能改。《三國志.卷六.魏書.袁術傳》:「而陰謀不軌,以身試禍,豈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晉.桓玄〈與釋慧遠書勸罷道〉:「迷而知反,去道不遠,可不三思?」
韋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中宗的皇后。(西元?~710)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中宗被武則天廢,幽禁於房陵二十一年,韋后與中宗同歷艱苦。及中宗復位,韋后參與政事,與武三思勾結,縱容女兒安樂公主賣官鬻爵。後毒死中宗,立殤帝,臨朝聽政,而後為李隆基(玄宗)所弒。
顧慮重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擔憂,再三思量。如:「他做事總是三心二意,顧慮重重。」
再見天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艱危,情義甚篤。……帝在房州時,常謂后曰:「一朝見天日,誓不相禁忌。」及得志,受上官昭容邪說,引武三思入宮中,升御床,與后雙陸,帝為點籌,以為歡笑,醜聲日聞於外。乃大出宮女,雖左右內職,亦許時出禁中。〔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資治通鑑.卷二○八.唐紀二四.中宗神龍元年》
暗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並非有意,而偶然符合。《醒世恆言.卷一五.赫大卿遺恨鴛鴦絛》:「蒯三思量這話,與昨日東院女童的正是暗合,眼見得這事有九分了。」《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眾人都道:『好在「在望」,又暗合「杏花村」之意。』」
一還一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報應。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一折:「想當時你可也不三思,這一還一報從來是。」
以往鑒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過去的經驗、教訓,當成以後處事的借鑑。《三國志.卷二五.魏書.楊阜傳》:「願陛下動則三思,慮而後行,重慎出入,以往鑒來。」
安樂公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710)唐中宗女,適武三思之子崇訓。三思與韋后通,專朝政,公主恃勢驕橫,納賄售官。及三思父子伏誅,乃再醮武延秀,後與韋后進毒弒帝,為睿宗子隆基起兵討殺之。
呫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耳細語。《新唐書.卷二○九.酷吏傳.姚紹之傳》:「囚嘑曰:『宰相有附三思者。』嶠等數附承嘉耳呫嚅,紹之翻然不復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